“給你們十年的時間,你們能在二十七歲的時候,掙到一百五十個億美金麼?”
在洛杉磯市東北部伯班克的迪士尼總部內,羅伯特艾格一反平日裡那種和善風格,略帶笑意的看向身旁眾人,“前提是,得從進入娛樂圈拍戲開始……”
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傑夫貝佐斯在二十七歲的時候,還沒創辦亞馬遜呢;沃倫巴菲特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剛剛成立自己的投資俱樂部,掌控資金五十萬;比爾蓋茨在二十七歲的時候,正向五十家硬體製造商授權使用sdos作業系統;拉里佩奇在二十七歲的時候,googe已經發展成為最大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但財富依舊沒有這麼多;也就只有史蒂夫喬布斯能在二十七歲的時候,實現財務自由,蘋果上市,成為了億萬富翁。
甭管是搞科技的還是搞投資的,亦或者是搞實業的,想要在二十七歲的時候躋身當年福布斯億萬富豪排行榜前百名?做夢吧……至於進圈拍戲撈金?更是別想。
翻看今年的排行榜,年過半百才是常態,三十歲以下的,就她們倆,而和她們年齡相近的,便是googe兩位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
或許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能打破她們的記錄,但——
她們投的,就是facebook啊!
在這個沒有強制退休制度的國度,人們幹到七十歲以上,也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當然了,在競爭激烈的商界,人們對德高望重的說法,其實並不怎麼感冒。
年紀大了,就意味著反應遲鈍,就意味著會被別人搶班奪權。
為啥新聞每每爆出,九十多歲的商界大亨依舊在樂此不彼的結婚離婚?七十多歲了還要去玩那些高耗能的運動?不就是為了向外界證明,自己還不到退休的年齡麼。
當然了,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種情況,也不存在。
年輕便意味著希望,意味著他們能創造無限可能,矽谷的那群傢伙,哪個不是在年紀輕輕之時,就已經書寫了自己的傳奇?
可——
江火和江月,年輕的有些過分了。
她們的行事手法,她們的發家史,比主張投資的巴菲特,還要傳奇。
現在的好萊塢,每年電影產業的產值,不過三百億。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二女的身家,大約相當於產值的一半了。
雖然和那些華爾街豺狼相比,她們的個人財富還不夠看,與那些掌握了私募基金的傢伙相比,她們能夠操控的空間,非常的小,可——
無論她們在怎麼小,和那些打工皇帝相比,依舊是龐然大物啊……
迪士尼的會場內,總共就五個人。
除了羅伯特艾格這個ceo兼o外,還有羅伊迪士尼這個這個迪士尼家族的後人;以及約翰拉斯特,掌控皮克斯動畫的首席創意官;和托馬斯湯世德這個cfo,兼主題樂園及度假區主席;還有前寶潔集團董事長,今年年初加入的約翰派珀……
他們不差錢,但全部加起來,也沒二女有錢。
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早在去年《碟中諜3》首映之時,羅伯特艾格就已經將這些傢伙召集在了一起,希望搶先收購漫威,但對於他的提議,另外四人,都投了反對票。
他們覺得這筆買賣並不划算,想要等漫威先證明自己的盈利能力,可這一證明,不僅證出了漫威ip的無限可能,還把二女的身家,給證出來了……
甭管哪國的娛樂圈,皆是由資本把控:真正站在臺前扒光一切讓人指指點點的都不能算是有資本,撕代言搶劇本看似高階,但和投資人相比,還是差遠了,而在往上,便是把控渠道了,現在的二女,明顯越過了前面兩個階段。
誰都沒有想到,短短十五個月,她們的身家,竟然能夠翻上五倍。
從三十億到一百五十億。
沒人知道,她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回過頭來看,當初被他們認為的高光時刻《碟中諜3》破十億),不過是輝煌的開始罷了,自打《碟3》上映之後,她們獎也拿了,身家也暴漲了,就連戀情,也公開了……<d是人生贏家啊!
有票子有榮譽也就算了,最令他們難以接受的是,自己是女人,特孃的還有女人???
草!
他們酸了。
和那些明星開創公司,半天都做不起勁的情況相比,二女真的是做到了彎道超車。
雖然她們的影業公司和六大相比,還有著較大的差距,但和那些幾年都撿不到一個爆款的二三線公司相比,嶄露頭角的漫威,已經能夠碾壓一切了。
這還是在只上映了三部電影情況下的結果。
沒人能夠預估出,她們投資的另外四部電影,會產生多大的能量。
但他們明白,若是在這樣下去,羅伯特艾格之前的規劃,將會全部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