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票價,不同的電影。
一部好片,一部爛片。
觀眾自然明白,應該怎麼選擇。
華夏雖然在不斷發展,但人們的觀影慾望依舊是有限的。
即便在江火重生前的前世,十幾億人口堆積下的市場,才堪堪達到了北美的高度。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很多人每年走進影院的次數,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看什麼樣的電影?看誰的電影?就是一道選擇題。
他們選擇了江火,往往就不會選擇其他人。
如此一來,那些傢伙還怎麼賺錢?
鼓動民眾?強化民眾的觀影慾望嗎?
不可能的。
所以他們恨江火。
一直都恨。
而且看這情況,會一直恨下去。
“不可能啊——”
“這不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啊——”
“好萊塢當初發展的時候,也是一堆爛片,但後面呢?隨著競爭的激烈,所有人都想把片拍好,因為他們明白,只有這樣才能賺錢……”
因為要拍夢露,所以斯嘉麗可是對黃金時代的好萊塢資料,進行了一頓惡補。
在她看來,如果華夏電影市場真的能達到北美那種高度,那就不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娛樂市場和其他所有市場都不相同,因為這是一個純粹的買方市場,當人們發現你拍的電視劇不好看,你拍的電影不好看,你唱的歌不好聽時,他們就不會消費了——
除非——
“所有人都在拍爛片。”
當斯嘉麗說出這句話時,江火直接就笑了起來。
因為現在,零六年,是江火記憶當中的,最後一年。
從零七年開始,想拍好片的投資方,那簡直就是屈指可數。
小鋼炮完成了自己的夢,在華yi的支援下拍出了《集結號》;陳可辛的《投名狀》,被剪輯的支離破碎;angee的《色·戒》被喊停;一直在拍電影的老謀子搗鼓開閉幕式了。
正在流逝的零六年,和即將到來的零七年就是一個分水嶺。
從那時候開始,各路導演便放下了身上的包袱,開啟了印鈔機模式。
什麼《畫皮》、《赤壁》、《非誠勿擾》、《梅蘭芳》……
就如同之前江致強和八爺所說的一樣,他們撞了南牆也不回頭了……
之前大家努力的拍電影,是有angee在前,他們覺得得獎有望。
而現在呢?
成龍醒了、李聯傑醒了,所有人都醒了……
他們明白繼續搗鼓武俠片已經沒有用了,既然如此,那就拍爛片圈錢吧……
認真拍的電影拿不了獎,上映之後也沒法回本,那就光扯場面,光請大牌,怎麼簡單怎麼來吧……
反正也走不出去,那就想辦法圈錢。
“所以——他們就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