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頻道,電影頻道,我現在位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的電影宮門口,等待新任威尼斯影后江火的到來,她今晚兩度登臺,代表電影《暴雨》領走了兩尊金獅,一部電影同時包攬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員,縱覽整個威尼斯電影節的歷史,此番成績也是相當罕見。”
來自c6的採訪記者可可面露微笑的對著鏡頭,聲線卻有些發顫,“這是江火第三、第四個三大電影節獎項,也是她書寫的新的傳奇,她在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先後拿了柏林影后銀熊獎、威尼斯最佳短片銀獅獎、以及今天的兩尊金獅……我能夠感受到,我身邊的這些同行都非常的激動,我們都有一種見證傳奇誕生的感覺,啊——江火出來了!”
雖然最後的嘶吼有些破音,但負責報道的她並未在意,激動的說完這些話語後,便放鬆了下來,衝著攝像大哥招了招手,旋即轉身鑽回記者群中,攝影師則非常敬業的扛著機器緊緊跟隨,找尋事宜的拍攝角度,等待著江火的出現。
這是新聞報道當中最常用的伎倆,除非是那些現場直播,否則的話,開場白和短介紹必不可少,後期製作人員會把這些素材進行剪下拼湊,消除掉這其中的時間差,做出一副瞬時採訪的假象——畢竟,某清流電視節目的製片人曾說過:為了效果,啥都能幹。
當然,把新聞訊息精簡加工,也屬於正常手段。
只要不謊報亂報,誤導群眾,精煉一點,則是上佳。
而隨著華夏女記者可可的招手,跟隨在他身後的攝影師也快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此報道他已經拍了四回,自然明白上頭想要瞧見新科影后緩緩出場的鏡頭。
步伐是否大氣,那是江火的事情,能不能把她拍的大氣,那就是他的工作了。
“真的沒有想到啊,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她竟然直接捧起了兩座金獅?”女記者可可一邊張望著遠處的紅毯,一邊和身旁的男攝影聊了起來,“我的意思是,事先有誰能夠想到這一情況呢?上頭那邊已經瘋了,他們連續打了數十個電話過來,務必讓我們採訪到江火。”
c6雖然掛著c站的標誌,但它並不隸屬於c站,而是歸屬於zhong影。這個頻道的主要業務範圍本來就是娛樂圈和電影,所以前來報道威尼斯,也是件理所應當的事情,和那些拍了開幕式就走的傢伙們相比,c6的人直接就留在了這兒,而這一留,就撿到了個大瓜!
他們這些圈內人可是聽到了風聲,三爺有繼續強推親密戰友的想法,在老謀子即將上報第二批藝術顧問名單的關鍵時點,江火再次拿獎,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訊息。
這個年歲,四座獎盃,閃耀的成績能夠直接堵上那些反對者的嘴巴。
一想到江火的名字會和那些大佬同時出現,女記者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你們怎麼這麼高興?是《暴雨》拿了金獅獎啊!如果沒有這部電影,按照之前主辦方給出的第一輪投票票數,拿獎的,應該是你們的《三峽好人》吧?”
就在女記者望眼欲穿的等候時,一旁的美國記者搭腔了,她用一種非常奇怪的眼神掃視著莫名興奮的二人,難以理解的問道:“賈導演的作品本來是有可能拿金獅的,但因為《暴雨》的出現,就拿了個評委會大獎,你們難道不覺得很遺憾麼?”
雖然美國本土並不重視威尼斯,但這一屆,畢竟有大量的本土作品參展。
所以n在報道完開幕式後,便特意留了個機位下來。
對於這些美國記者而言,江火拿獎,性質和angee相同,無疑是好萊塢的勝利。
畢竟,作品、演員、投資、製作,全都來自好萊塢!
然而,他們這種觀點,旁人可不苟同。
“遺憾?”華夏女記者可可笑了起來,“恰恰相反,我們很高興。”
“對於我們來說,江火就是我們一點點看著長大的,她出道的電視劇,巔峰收視率將近百分之七十,在我們那兒,幾乎所有人都看過她演的電視劇,而且每一年都會重播,之後的電影也是全線上映,《仙劍》兩個億,一手開啟了大片時代……”
“她就像是我們親手種下的樹苗,現在已是枝葉繁茂,當你坐在樹下乘涼的時候,你難道會去埋汰身旁的大樹礙事麼?更何況,《暴雨》這部電影,會打著別人的旗號宣傳麼?”
無論是n還是c6,這兩方的記者,其實都沒有說謊。
這麼多年過去了,北美早已經習慣了江火的存在,電影海報上打著她的名字,就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奧斯卡都能因為她產生的話題而出現收視人數浮動數百萬的情況,再加上票房市場連年增長,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例子。
對於他們而言,江火的確是一個外人。
但隨著時間的影響,這個外人已經變得非常有趣。
她不僅會這些傢伙好奇的chinesekungfu,還能和他們的本土ip打成一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重要的是,她足夠的聰明,不摻和任何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不停的產出他們感興趣的電影,好感,自然會累積。
當然,六大的態度也是最為重要的關鍵,江火永遠都不可能獨吞整個市場,就算她能拍電影,也需要渠道發行上映,在此情況之下,大家坐在一起分蛋糕,就顯得無比自然。
而華夏這邊,就更簡單了。
上至耄耋老者,下至黃口小兒,哪個不認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