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王家兄弟備受困擾的問題,是擺放在所有華夏電影人面前的困境。
自打華夏電影誕生以來,走出去的念頭便堅定存在。
他們想要在國際上拿獎,想要展示自己的文化,但可惜的是,即便有獎項護體,電影也賣不出去,除了少部分的評委能夠體會其中精髓外,想要讓歪果仁接受內裡的思想?別開玩笑了,人家為什麼要打破自身價值觀,去了解一些對自己來說,本就晦澀難懂的東西?
如此一來,便出現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電影拍了,獎項拿了,無法盈利,導致虧損。
虧個一兩次,資方還能忍。
虧多了……資方也得吃飯啊。
獎項拔高了導演的逼格,但除此之外呢?你想餓死一票人嗎?
與此同時,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李小龍,也翻開了華夏武術動作片的新篇章;即便他意外離世了,香江那一票子龍虎武師也非常爭氣的扛起了這面大旗;隨著成龍和李聯傑挺進好萊塢,周圍的人才猛的發現,原來老外吃這一套。
而隨著angee以紐約上東區的文化交流方式寫出《臥虎藏龍》的英文劇本,收穫投資,而後在翻譯成中文,進行拍攝,大獲成功後,大家這才看明白了,人家要的,還是自己的核。
他們需要的是能夠被自己理解的思想,然後再披上一件非常玄幻且不可思議的外套。
功夫,便是這個外套。
和漫畫裡的那些超級英雄不一樣,這種東西能讓他們覺得,人人都是超級英雄。
正因如此,原先屢投屢虧的那些投資方們明白了,獎項並不能給自己帶來豐厚的收益,只有裝著洋鬼子的武俠才能盈利,從那時候開始,之前受其恩惠的導演們,便被綁架了。
之前投資你,幫你掃清障礙,讓你衣食無憂,安安心心衝獎,那現在,你能幫我賺錢嗎?
這些手握獎項的導演敢說不嗎?
他們不敢。
於是乎,從他們接下商業片劇本的那一刻開始,先前熊熊燃燒的創作火種,便沒了。
再加上大片時代的到來,更是讓資方出現了一種錯覺,只要場面夠大,只要動作炫酷,只要宣傳夠好,只要明星夠足,總有傻嗶會去買單……
《活著》是老謀子的高峰,《我的父親母親》是他的最後的堅持,而自從《英雄》開始,原來那個善於用電影色彩學捕捉人物內心世界細膩動人事物的他,不見了。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一聲嘆息》,這些,都是小鋼炮的經典作品,但自從《手機》之後,他便徹底和崔老師扛上了。
而現在,當他聽到王家兄弟準備搞出功夫大片時,反駁的心思壓根沒有,他只想問問,自己那個已經立項,正在籌備,準備開拍的專案,會受影響不?
“小鋼?你說《集結號》?嘿,這你就不用擔心了,當初我們可是說好的,你只要幫我們賺錢,我們就投你想拍的電影,就算《集結號》打水漂了,那不也就八千萬嗎?你放心去拍,剛剛說的大專案,可不是我們一家出資。”
沒錯,五千五百萬美金的投資雖然在好萊塢裡翻不起半點浪花,但對於王家兄弟來說,想要一口氣拿出來,實在是太難太難,他們需要找一家或者幾家公司分攤,而且他們相信,在成龍和李聯傑的影響力加持下,拉到投資,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揭過這個話題時。
雙手抱頭的小鋼炮忽然搓了搓面頰,詢問了一個兩人都不願意面對的問題。
“你們不找她嗎?”
她?
兩人當然知道,這個她,說得就是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