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一月份開始,好萊塢就正式進入了衝獎季,各大影評人協會獎、各大工會獎、安妮獎、金球獎都會在十二月份密集公佈得獎名單。
看似沒有奧斯卡什麼事情,但十一月中旬,奧斯卡理事獎又稱奧斯卡榮譽獎)頒獎晚宴就已舉行,十二月底,開放提名投票,差不多一週的時間,一月上旬,投票截止,統計結束後,先是經歷金球獎這個壓軸小高潮,而後便是由學院公佈提名名單,一般情況下,二月上旬,還有個提名者午宴,說是交流感情也好,互相虛與委蛇也罷,反正大家見個面,而後沒幾天,二月中旬那個樣子,最終投票便正式開始,投票時間十天左右,這些不記名票,都會被送到普華永道,直至奧斯卡所有獎項全部頒完之前,那兩名負責統計的傢伙,都不能離開公司,甚至不能和外界交流溝通。
衝奧片的公關會從十月份就開始忙碌,之後的兩個月裡,他們過的都是連軸轉的生活,這段時間,也是所有人最忙碌的時候,琳琅滿目、燈火通明的晚宴上面,集中了影評人、導演、製片人等一系列掌握了投票權的評委——毫不客氣的說,這也是潛規則激增爆發的一段時間,也是狗仔們集體失聲的一段時間。
那些娛樂報刊新聞只會流傳正面報道,誰讓這些口舌全都掌握在六大的手裡呢?
他們可不管這紙醉金迷之下究竟隱藏著哪些利益交換,這是大夥默許認同的遊戲規則,平日裡叫囂的八卦娛記們,都會在這時統統失明——
因為這些傢伙,是大家的資產,出了什麼事,互相報復起來,那損失的,都是富蘭克林。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獎項都充斥著黑幕,你想要拿獎,最起碼質量得過硬。
像某些獎項雙人共享最佳導演、雙人共享影帝、雙人共享影后、雙作品共享最佳故事片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更何況,這種破事,一次兩次也就算了,每隔幾年爬起來弄一次,還變著法的輪流來,這不就是在自扇耳光嘛?分豬肉的意思也太過明顯了吧?
想要拿小金人,最起碼作品不能差,若是連影評人那一關都過不去,這局也沒法入。
入局之後,最通常的做法,那就是砸錢,合法地買下公關公司提供的服務,讓公關們遊說評委,若是沒錢,但又希望有獎項伴身,那就是你展現人脈的時候了,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能聯絡上評委,事情就好辦多了……
當然,賄選這種事情,一般只會存在於什麼影評人獎、各種協會獎上,對於金球獎和奧斯卡獎來說,遊戲就顯得非常簡單了,金球獎的主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評獎的人都是一群外國記者,這個團體人數少,而且來自各個不同的地方,賄選起來比較麻煩,但——以前還真出現過買獎的情況;至於奧斯卡,評委名單都不公開,所有獎項加起來,評委共有六千人,除了學會,沒有人能夠拿到完整的名單,就連市面上存在的公關公司,每一家掌握的名單甚至都不一樣,所以對於衝獎的客戶來說,一切又迴歸了原點:錢。
只要你肯出錢,公關公司就會選出合適的物件進行遊說,陳述你的電影,打動他們,讓他們給你投上一票,這麼做不僅合理合法,甚至都有公開的收費明細。
這就和總統大選一樣,請各種各樣的公關,說服選民,給你投票。
理論上,只要你有錢,且作品符合最低要求,就可以做一個大撒幣,請各個公關公司把所有評委都公關一遍,砸出數百萬的公關經費,如此一來,公關個提名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所謂的最低要求,則是入圍幾個拿得出手的風向標獎,當然,你要是能夠拿到演員工會獎,那獲得提名的機率又會大上很多,若是願意花上七萬美刀在《好萊塢報道》上面買下一頁宣傳,那公關的成功機率,也會小幅度上揚。
對於水平一般但想要衝奧的影片,這些公關費用一分錢都不能少,整個頒獎季就像是kfc套餐一樣,你是要兒童套餐、還是單親全家桶、亦或是真·全家桶,這些公關公司都能把你整的明明白白,絕對不會多給你一個雞腿,也不會少你一根薯條。
當然,整個灰色行業,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個人提名者會在這上面花費五百三十萬到八百三十萬不等的美刀,六個大獎,三十位候選者,按照折中計算,公關總費用,最起碼也得有兩個億。
或許有人會問,這公平嗎?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公平。
奧斯卡運轉了幾十年,這些公關團隊不僅沒有消失,反而還愈演愈烈。
毫不客氣的說,那些手握權力的評委們,根本就不是在搞權力尋租,他們只是不排斥這種他人幫助自己分析某部作品優點的行為罷了。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種非常坑爹的情況。
為了保證你的優秀作品不會因為無人推銷其優點而落敗,你就得花錢找人公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但是,對於那些在江湖上有著顯赫地位的傢伙們來說,即便不用出動公關,也能拿到提名,就比如說江火認識的傑克尼科爾森,不管外界怎麼說,評委都會看他的電影,因為他的地位已經會讓評委產生‘他是傑克尼科爾森!我要看他的電影’這樣的想法,只要表現得夠好,提名會自動找上門。
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摩根弗里曼也是同樣的情況,兩人自帶流量。
如此一來,華納才敢給江火打包票,四百萬的公關費拿到提名。
因為,有那兩個傢伙,那些評委就會在看大佬作品時,順帶把江火看了;華納的公關根本就不用浪費口舌,勸說那些傢伙觀看江火的作品,只需要直接闡述優點即可。
當然,除了錢以外,這個圈子裡從來就不缺天才。
能夠成為aist的,很多都是從一窮二白中走出來的,他們憑藉自己的演技獲得了評委的青睞,雖然拿到提名卻輸給了那些公關者,但他們好歹也憑此冒出了頭;簡單掃視一下各個演員的履歷,只要是那些一連串提名且長時間無法拿到獎項的傢伙,實際上都是這種人。
這裡不是鮮血淋漓的血汗工廠,也不是充滿彩虹的人間天堂。
你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又不肯花錢的,肯定沒法成功。
如果在頒獎季,沒花錢拿不到獎,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但如果花錢了還沒拿到提名,那就有問題了,不是你高估了自己,就是其他的原因。
江火從來都不會高估自己,一直以來,不是藉著angee、成龍的名氣,就是抱著諾蘭和他弟弟,要麼是拉著漫改傍身,努力尋求一條成功機率更大的道路。
而且她也沒法高估自己,前輩一個又一個撲街,讓她如履薄冰,根本就不敢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