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劇院門口星光璀璨,而距離它幾公里外的環球影城也是不落分毫。
喬治克魯尼和索德伯格在圈中混了這麼久,有著屬於自己的人脈圈;製片人詹姆斯卡梅隆手頭上沒有其他拍攝工作,自然也來捧場;再加上福克斯的大肆宣傳,以及翻拍大作的各種噱頭,很多收到邀請函的明星,都會願意給個面子,應邀赴約。
可是,看著那不斷入場的嘉賓,索德伯格和克魯尼臉上的笑容卻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充斥著疑惑的凝重;當福克斯的工作人員前來打招呼時,兩人立刻抓住對方,想要問個清楚,“羅傑埃伯特沒有來嗎?你們確定給他發請柬了?”
“是的,先生。”被索德伯格拉住的年輕人連連點頭,“我們總共發出了一百張請柬,應邀前來的有五十九人,剩下的四十一人當中,有十七人真的是無法抽身,至於另外二十四人,全都到對面去了,這其中,就包括了著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
“對面?”索德伯格疑惑扭頭,當他與克魯尼對視之後,這才反應了過來,“是克里斯托弗和江火的那個什麼科幻電影,《蝴蝶效應》嗎?”
“是的先生。”年輕人繼續應和。
瞬時間,索德伯格和克魯尼皆瞧見了對方眼中的疑惑。
沒道理啊!
他們也是科幻影片!
他們的作品可是翻拍自塔可夫斯基大師的《索拉里斯》!
光憑這個噱頭,也能打動埃伯特了吧?
身為影壇最傑出的影評人,他怎麼會被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作品給吸引?
湯姆克魯斯出面邀請的?
別開玩笑了好麼!
自從阿湯在商業片的道路上一騎絕塵之後,埃伯特便沒有以前那麼關注他了!
“到底是什麼情況?你們不會昨天才給對方發請柬吧?”
兩人思量了再三,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們想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畢竟,埃伯特的評價可是能間接地影響院線排片的!
“當然不會。”年輕人一聽這話,頓時就急了,給嘉賓廣發請柬的任務可是由他親手操辦的,這麼個黑鍋扣下來,他可背不住,“定檔之後,我們就已經給埃伯特先生髮邀請函了,甚至比對面早上了一個星期,如果不出意外,他老人家應該會按時前來。”
“但問題是,上週的時候,埃伯特先生卻突然回絕了我們,我們也很奇怪。”
“而後經過調查,這才發現,原來是尼科爾森邀請他來觀影,所以……”
言語至此,年輕人說不下去了。
尼科爾森是埃伯特喜歡的演員之一,當年《飛越瘋人院》上映的時候,埃伯特還給他寫了一整個版面的影評;即便今年年初埃伯特查出了前列腺癌,但他依舊提筆,給尼科爾森五月份上映的《關於施密特》來了個深入剖析,就算他給影片打出了三星的評價,可在影評之中,他還是對老尼的演技給予了極高的肯定。
所以,當兩人得知,是老尼開口邀請埃伯特後,整個事情,便沒了爭執的必要。
目送工作人員離開後,索德伯格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
“對面那群人有備而來。”
如果把‘雙方首映式安排在同一天’的舉動定義為微妙的巧合,那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否定這個猜想了;回想起數月之前的爭執,索德伯格就想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