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江火第一次來到夏威夷,在此之前,她對夏威夷的印象,就是個大眾旅遊區。
說的俗套一些,那就是陽光、沙灘和美女。
但沒成想,坐在車內繞行半天后,她瞧見了擁有日式風格的電車、成群結隊的日本遊客、以及隨處可見的日文標誌和日本食品……
若不是因為大街上還有其他人種,江火都想拍擊艾瑪肩膀,詢問眾人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似乎是瞧出了江火心中的疑惑,坐在她身旁的艾瑪朱唇輕啟,解釋道:“很多當地居民都是那些一百多年前製糖工人的後代。”
使用工業化生產蔗糖以前,糖在歐洲是奢侈品。
雖然中世紀的時候,歐洲人就已經從阿拉伯地區引入了甘蔗,但因為緯度太高,只有地中海附近的一小片區域可以讓甘蔗生長,重點是產量還不高;再加上連年戰亂和黑死病,讓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萎靡不振,導致了物以稀為貴。
庫克船長到達了夏威夷之後,人們發現這兒有著得天獨厚的土壤,在這裡種植甘蔗製糖,可以販賣回美洲,比在美洲本土種植還要便宜,所以夏威夷的製糖業便走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但是製糖的工作非常辛苦,於是便出現了勞工。在各種條件的刺激下,夏威夷製糖業迎來了蓬勃發展,製糖業成為了其支柱產業,高峰時每年有一、二萬的日本勞工湧入。
九五年上映的日本電影《照片新娘》,就反應了這一時期甘蔗種植園內日本人的生活。
由於那時候來自日本的勞工,法律和現實裡都不能與白人通婚,於是,大量日本本土的貧苦少女憑著一張男人的照片,離家去夏威夷,遠嫁素未謀面的丈夫,然後在島上誕下下一代日僑。
艾瑪的解釋令江火豁然開朗,說實在的,剛開始她還真的以為,這兒是日本。
搞清楚其中緣由後,江火便沒再這件事情上糾結。
跟隨劇組來到下榻酒店,登記完畢,就在她拿著房卡準備上樓時,忽然瞧見了一名水靈靈的小姑娘,睜大眼睛仔細的盯著自己。
這名小姑娘留有一頭砂金秀髮,亞麻色的肌膚盡顯健康,精緻的五官不僅擁有濃郁的東方色彩,還有明顯的西方痕跡,一看便知道是個混血兒。
當江火把目光挪到她的身上時,本還盯著江火的小蘿莉,非常自信的笑了笑,絲毫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不僅如此,她還鬆開了抓著拉桿箱的右手,朝著江火走了過來。
‘呦呵?這是哪家的小蘿莉?竟然這麼大膽?’
從她的個頭上來看,江火估計,這傢伙也就十來歲左右。
那肉嘟嘟的面龐,甚至可以擠出水來。
望著那不斷靠近的身影,江火擺手,阻止了助理想要上前詢問的舉動,站在原地,笑眯眯的看著對方,直到小姑涼距離她半米遠時,這才開口道:“有事嗎?女孩?”
“江火姐姐,能給我一個簽名嗎?”
帶有西方口音的漢語從小姑涼的口中傳出,如此話語,著實讓江火感到意外。
‘這是名華裔?’
聽見那熟悉的文字,本還站在那兒的江火雙手輕撫裙襬,蹲了下來。
接過紙筆的同時,也在詢問,“能告訴姐姐,你叫什麼名字嗎?你是劇組裡的演員?”
劇組可是成團進入酒店的,如果是個外人,早就被旁邊的助理給攔下來了。
尤其是小姑涼身旁,還有一個和她本人一樣高的拉桿箱。
若是不出意外,她肯定是劇組找來的演員。
在根據劇本內容進行分析,江火估計,這個小蘿莉,就是影片中小時候的自己。
然而,江火的隨口一問,卻問出了一個她沒有想到的結果。
“我叫汪可盈。”
hat?
震波女黛西約翰遜?
江火用奇怪的目光打量著眼前的女孩。
她怎麼瞧,都無法從對方的身上找到一點skye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