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的比賽並不是單純的彈奏曲目就可以了的。
首先是按抽籤給了一段旋律,然後要求彈一段至少三分鐘的變奏。這是在考驗參賽者的樂理和絃基礎以及對創作有著一定的心得。
該說龍介運氣不錯還是什麼呢……他抽到了一個非常適合變奏的旋律,以他的記憶力很輕易地就可以從記憶中挖出有用的變奏公式利用起來,這一關輕輕鬆鬆地過了。
本身要求的只是變奏水平,時間短還不需要感情發揮,簡直沒有比這個更適合龍介的比賽專案了。
接下來是規定彈奏選自格里格、門德爾松、舒曼或柴科夫斯基的一首曲子,然後是一首自選肖邦練習曲,當然難度是自己把握的,選曲簡單你彈的再好評價也……
由於昨天發生了那樣的事情,所以龍介暫時沒精力去考慮情感發揮的問題了,按部就班地選了舒曼的一首慢節奏曲目彈了下來。
這時候只能說自己運氣簡直逆天了,當初隨隨便便填的曲目,沒想到卻是要用來比賽的,好在選曲都不錯,尤其這個時候居然遇上了他選的裡面少有的幾個慢曲。
評委席這次倒是沒昨天那麼沉默專注地聽了。
其中一位評委喟嘆般地開口:“雖然還是沒有出錯,但差了點感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概是狀態還沒調整過來吧,畢竟昨天……挺危險的。”
“是啊,不過他的技巧是真的不錯,就是身體差了些,只要多注意應該沒問題。”
評委們紛紛為龍介找好了“發揮失常”的理由,都感到有些惋惜,沒能聽到對方“巔峰時期”彈奏這些曲子。
龍介一曲終了,接下來的練習曲不可能也是慢節奏,但至少在前一個曲子省下了一部分體力。
他的右手起手是引出一串高速的十六分音符的主七和絃強音,左手是音階式高速旋律。這個搭配非常的經典,是肖邦的《革命》練習曲。
這次龍介也不打算折騰情緒表達了,他打算用技巧來彌補不足。
樂曲的旋律本身就帶有極強的感j□j彩,只要將曲子彈好了,在某方面就已經算是表達了一部分感情。
這首曲子對重音的把握和手指的靈活度要求很高,整首樂曲就彷彿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流,連綿不斷又堅決激烈,正是對應了《革命》這個命名。
《革命》彈完之後,龍介又開始喘了——其實他恢復的還不錯,但今天還沒有藥效加成,所以今天才是他的平時狀態,只這幾首並不是很費力的曲子,體力消耗就已經非常的臨近昨天暈倒前了。
評委們都忍不住緊張了起來,總覺得這個人下一秒又要倒下去……要是在第一屆比賽就比出人命可就神作了。
最後一曲,自選貝多芬奏鳴曲的一個樂章。
龍介選的是貝多芬《降a大調第31鋼琴奏鳴曲》、人稱《悲嘆之歌》的最後一個樂章。
這個曲子有兩次可以讓龍介偷懶的機會,所以龍介覺得自己的運氣簡直爆棚了,這種時候遇上這種曲目真是雪中送炭,去年的自己太有先見之明。
憂鬱的宣敘調序奏悠悠響起,不久後更為憂鬱的和絃唱出了哀嘆的歌曲,隨著時間慢慢地轉到了三個聲部的賦格。優美的主題旋律自由發展,漸強至高|潮——
重歸悲嘆之歌。
評委席中有一人不忍地捂住嘴,還有一人下意識地說出了那一句標註。
“精疲力竭,不勝悲嘆。”
貝多芬在樂譜上原本意味著對命運挑戰的失敗的標註,此刻被龍介自然而然地演奏出了感覺。
……他是真的快沒力氣了,精神上也有些恍惚,眼前的視野模糊,全然在靠本能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