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幸當然也就有了對圓求動手的理由。
坐在第五位的和尚法號圓恆。
圓恆是也是新派的。
圓恆曾是圓求在新派內部的主要競爭對手。
圓恆進少林要比圓求早。
在圓求崛起之前,圓恆是新派內部的最被看好的繼承者。
然後,圓求橫空出世,圓恆的地位就受到了威脅。
雖然圓求並不是各個方面都要比圓恆強一些,但圓求比這圓恆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優勢,圓求更年輕。
年紀優勢,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優勢。
只有更年輕的人,不僅更有機會等到上一任方丈圓寂那一天,而且在繼任方丈之後,能夠在方丈的位子上坐更久。
圓恆當然不會自願地讓一個年輕人取代自己。
新派也不會因為圓求更年輕,就全力幫圓求。
圓恆和圓求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最後的結果很明顯,圓求勝出了。
圓求勝出的原因是他在激烈的競爭過程中表現出了識人和大度的特點。
圓真的晉升就是圓求識人的體現。
雖然圓真早就是公認的第一高手,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除了圓求之外沒人,新派之中沒人敢提拔重用圓真。
他們這些人都怕圓真被提拔起來之後,就不受自己控制,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圓求卻提拔了圓真,圓求知道圓真是什麼樣的人,該怎麼對待這樣的人,圓真沒有成為圓求的心腹大患,而成了圓求得力助手。
圓求的大度還體現在他對圓恆的態度上。
圓求和圓恆處於競爭的位子上,圓恆從來沒有幫過圓求,還給圓求下過絆子,圓求卻多次幫過圓恆。
大度和識人的特點,讓當時新派的領袖們想到,若是圓求上位了,不僅圓恆也還能繼續為新派發揮作用,新派更多人都能被提拔,佔據少林寺的重要位子,但若是讓圓恆上位了,不僅圓求要被打擊,讓新派失去一個重要的戰力,新派將來的發展也不會那麼得欣欣向榮。
於是,圓求勝出了。
在圓求勝出之後,圓恆表現出了屈服的態度。
在圓求的幫助下,圓恆也成了一名理事。
但圓恆心中對圓求的感情並不是感激涕零,而是仇恨。
圓恆雖然成了理事,但卻成了圓求的附庸,一切要唯馬首是瞻。
喜歡江湖史事請大家收藏:()江湖史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