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主任想要問一問,這樣一個所謂的“好人有好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因為書中老人經常做好人,所以很多人都會給書中老人一個面子,不找他麻煩。
但時主任終究是沒有問出來。
時主任沒有再說話,任老闆卻很不滿地說:“好人有好報?圓因大師卻是一個好人,他的好報又在哪呢?”
書中老人說:“圓因大師知道了真相,並且想明白了,毅然赴死,死得其所,死得明白,死得相比也是安心。這就是圓因大師的好報。”
任老闆說:“你說這種話,難道不覺得害臊嗎?好人死得起訴,壞人享樂人間,這是哪門子的正義?”
書中老人平靜地說:“壞人會有報應的,壞人也會死,並且不會走得安心。我就要做少林寺中這些壞人的報應。只是今天時機不對,我們三日後再來。”
三日的時光過得很快。
這三日裡,告成縣中到處都是酒席,很是熱鬧。
少林寺的風波有了圓滿大結局,所有來看熱鬧的人,都覺得自己得到了滿足。
天南海北的江湖人士,平日裡也很難聚在一起,在告成縣中相遇,自然要多喝幾杯。
書中老人沒有去湊這些熱鬧,而是安靜地在房間裡辟穀三日。
書中老人說,他有預感,他這次去少林,至少要殺三個人,所以要辟穀三日。
書中老人在辟穀的時候,時主任和任老闆就在告成縣裡到處湊熱鬧。
這幾日間,告成縣中最大的熱鬧,當然是賭局風波。
雖然很多人都賭了魔頭會出現,但魔頭最後沒死,圓旦大師最後也沒死。
莊家發話說,第二個賭局應該算是所有人都賭輸了。
這些參與賭局的人,自然不同意,要莊家退錢。
莊家既然敢在少林寺的眼皮子底下,用少林寺的事情開賭局,自然是有背景,有底氣的,無論這些賭徒如何反對,莊家是當然不會退錢。
這種事情,原本賭徒只能自認倒黴,畢竟莊家惹不起,這種賭博的事情,也沒有哪裡可以主持公道。
但不知是哪一個認死理的賭徒,不願意罷休,非要把事情鬧大,提議說這件事情不能這樣算了,應該讓少林寺來主持公道。
在這個認死理的賭徒提議之後,竟然又有許多賭徒響應了這個提議。
這些賭徒大概是在賭,他們賭莊家不敢把這件事情鬧這麼大,鬧到少林寺不得不介入。
賭徒們雖然也明白莊家肯定有背景,但賭徒們認為,這件事情一旦被鬧到公開,少林寺為了面子,只能出來做一個主持公道的人,而公道在他們這邊。
雖然賭徒們不清楚公道的結果是什麼,但賭徒們願意去賭莊家更不想面對公道的結果。
莊家面對賭徒把事情鬧大的威脅,只是輕蔑地說:“隨便。你們願怎麼鬧,就怎麼鬧,你們的錢只要進了我這裡,除非賭贏了,就不可能再回去,而你們沒賭贏。”
喜歡江湖史事請大家收藏:()江湖史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