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三拿著欠條去找馬大娘要債,馬大娘自然是不答應,說欠條上明明沒有利息,利息是後來被加上去的,要找工坊老闆來對質。
工坊老闆來了馬大娘店裡,支支吾吾,也說不清楚,只是說,這欠條上利息內容,是自己寫上去的,是自己在寫欠條的當年就加上去的。
馬大娘讓工坊老闆說清楚,是在自己走之後私自加上去的,還是當著自己的面加上去的,老闆卻開始推脫說,自己當真記不清楚了。
舒三也就不管那麼多了,讓馬大娘趕緊還錢。
馬大娘不依。
舒三就要把店砸了。
舒三原本不是這麼衝動的人,劉大地主命令舒三來要債,而不是命令舒中、舒小來要債,大概就是不想把要債這件事情演變成一起暴力事件。
舒三卻還是衝動了,舒三雖然年紀也不小了,但還是腦子不太夠用,而且舒三那天自己生日,想早些回去為自己慶生。
舒三以為自己只要作勢要把店砸了,馬大娘肯定會服軟,老老實實地用店鋪來抵債。
馬大娘卻沒有低頭,攔著舒三不讓砸店。
機靈的馬小妹,並沒有幫著母親攔舒三,畢竟她年小力弱,就算是幫忙攔著,也幫不上什麼大忙,反而可能會幫倒忙。
機靈的馬小妹,趕緊跑去報官,一邊跑,還一邊喊有人砸店。
在官府的人來之前,馬大娘的店裡就已經圍滿了人,舒三一時也不好動手。
舒三自己也不急著動手,舒三認為自己手裡反正是有黑紙白字寫著的欠條,官府來了反倒好,官府也肯定只能是依著欠條辦事,並且官府也肯定會向著自己這一邊。畢竟自己可以代表劉老爺辦事。
不一會兒,官府的人就來了。
官府這邊來人,為首的是師爺。
跟在官府之人後面而來的,卻還有一個年輕佩劍的書生,這年輕佩劍的書生一直在和馬小妹說著什麼。
舒三雖然不記得這書生的名字,但也記得別人說過縣上有一個年輕書生,武功還很不錯,又愛行俠仗義。想來這個年輕佩劍的書生,就是別人所說的那個書生。
舒三當時覺得,就算眼前這個年輕佩劍的書生,就是別人說的那個書生,也是掀不起什麼風浪,畢竟自己拿著白紙黑子的欠條。師爺、捕快、書生、馬小妹都進到了馬大娘的店裡,所有人算是都到齊了,所有的戲也都可以上演了。
首先登場的是師爺,師爺只說了一句臺詞:“究竟是怎麼回事?誰能說說清楚?”
師爺說完這句臺詞,就將舞臺交還了回去。
人們常說惡人先告狀,惡人也總是先告狀,先告狀的好處多,可以搶奪話語權,也可以讓人先入為主。
師爺話音剛落,舒三就搶過了話語權,對師爺說:“師爺,你看欠條。這欠條寫得明明白白。我們劉老爺是規矩人,一向按規矩辦事。馬大娘也不否認欠了五兩銀子的貨款,卻不願意還利息。馬大娘也太不守規矩了。”
師爺接過欠條看了看,問馬大娘:“是這回事嗎?”
馬大娘說:“我確實在這欠條上籤了字,也確實欠五兩貨款,但我籤這欠條的時候,上面沒有利息。利息是後來加上去的,是工坊老闆私自家的。我當然願意還這五兩貨款,我原本就沒打算欠這錢,但這利息我絕對不能付。”
師爺問工坊老闆:“這利息是你私自加上去的嗎?”
工坊老闆不願回答。
舒三瞪了工坊老闆一眼。
工坊老闆這才說:“我記得好像是當時就有的。”
馬大娘急說:“你怎麼能沒良心呢?”
工坊老闆不敢回答馬大娘。
舒三卻對馬大娘說:“你可不要威脅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