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那個地方,舒家的少年郎都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能人,種地、打獵、木匠活樣樣精通。
鄉下人常說,舒家人遠遠地就能認出來,因為舒家人腰桿比別人挺得都更直、走起路來也比別人更生風。
總之,在鄉下那個地方,舒家的少年郎都是最不愁娶不到媳婦的人。
不過,舒家的風光也僅限於鄉下那個地方。
舒家人若是離開了鄉下,去了城裡,多半是被城裡人看作為又一個鄉下人而已。
舒家世代居住的那個小村還不叫舒家村,而是叫河岸村。
村裡有人說,舒家興旺也才幾十年,但這條河已經滋養了河岸邊村子幾年了,村子的名字永遠都只會是河岸村。
或許若是能再過幾十年,舒家再這樣興旺幾代人,這個村子就能改名為舒家村。
舒中就在這樣一個舒家慢慢長大了,總體上是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舒中小時候只遇見過幾件會覺得苦惱的事情。
第一件事。
這件事與舒中的名字有關,卻不是自己的名字被迫從舒小改為舒中這件事。
這件事是重名的事情。
舒中的的堂兄弟裡有許多人也叫舒中。
別人若想要準確地喊出舒中,就要在舒中的名字前面加上舒中父親和爺爺的名字,又或者加上舒中的年齡,將舒中喊做“舒季舒三家的舒中”,或“現在幾歲幾個月大的舒中”。
舒中對此很有些煩惱,就問自己的父親:“我就不能再改一次名字嗎?”
舒三問舒中:“你這名字哪裡不好了?”
舒中說:“我這名字沒什麼不好,就是重名太多。我好多個堂兄弟都叫舒中。”
舒三說:“重名又有什麼不好?我也與許多堂兄弟重名,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舒中說:“重名豈不會很不方便?”
舒三說:“就算是不方便,也是讓別人覺得不方便,不會讓自己不方便。你自己又不會因為名字與別人重名了,就認不出自己來。”
舒中只能說:“我不想與別人重名。”
舒三簡單粗暴地回答了舒中:“你不能不想與別人重名。你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我給你起名叫舒中,你就得叫舒中。”
舒中說:“這又是為什麼?”
舒三依然簡單粗暴地回答:“這沒有為什麼。我是你父親,你是我老子。我是舒家人,你也是舒家人。因為我排行老三,我父親給我起名叫舒三,我就叫舒三,我沒有因為重名而想要換一個名字。你排行中間,我給你起名叫舒中,你就只能叫舒中,你也不能因為重名而想要換一個名字。”
舒中說:“這是不講道理。”
舒三繼續簡單粗暴地回答:“這才是講道理,講的是我們舒家的道理。我們舒家的道理就是這樣的。我們舒家一向都是得到什麼,就要什麼,而不是要什麼,就去爭取什麼。你是舒家人,也要跟著講舒家的道理,不要自己胡思亂想。”
舒中說:“我們舒家為什麼要講這種道理呢?”
舒三拎著舒中打了一頓,邊打邊教育舒中:“道理就是道理。道理哪有什麼為什麼?都給你說這是道理了,你還問為什麼,你說你是不是找打?你哥哥問我為什麼了嗎?你弟弟問我為什麼了嗎?我問我爺爺為什麼了嗎?你給我記著,你就是一個舒中,不要問為什麼。”
喜歡江湖史事請大家收藏:()江湖史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