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三貫依然在地上跪著說:“我一定聽從前輩的安排。”
光頭前輩說:“跳崖的人並不那麼好等,我在這裡等了許多年,才一共等到五個跳崖的人。第一個跳崖的人,雖然天賦不錯,但心性太壞,我直接殺了他。第二個跳崖的人,天賦、心性都不錯,但他是不小心掉下的山崖,並沒有心如死灰的心境。我救了他之後,直接放他走了,並推薦他去無量山跳崖試試運氣,也不知道他去了沒有。第三個跳崖的人,跳崖的時候,我在睡覺,沒有察覺到他跳崖,也就沒能救下他。他直接摔死了。第四個跳崖的人,是為情所困跳崖,我不喜歡這樣的人,就看著他摔死了。第五個跳崖的人,就是你。我壽命有限,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等到第六個跳崖的人,就算是等到了,或許這第六個跳崖的人,還不如你。你雖然天賦不行,但我也只能湊合著用了。”
鄭三貫跪著說:“請前輩湊合著用。”
鄭三貫就這樣留下了。
光頭前輩與鄭三貫約法三章。
光頭前輩把死灰復燃心經全部內容都傳給了鄭三貫,但只許鄭三貫練前半部分,對後半部分,只教了鄭三貫修煉方法,但不許鄭三貫修煉。
鄭三貫答應光頭前輩,這一輩子就留在這懸崖之下,直到未死灰復燃心經找到了合適的傳人。
光頭前輩也同意鄭三貫對死灰復燃心經的傳人提出殺死圓求,消滅少林寺的要求。
鄭三貫也保證,絕對不會對死灰復燃心經的傳人提出其他任何的要求,並且保證不會將死灰復燃心經傳給大奸大惡之輩。
光頭前輩與鄭三貫,從此之後,就在懸崖下過著半師徒,半主僕的日子。
許多年後,光頭前輩死了。
鄭三貫試著練了一下後半部的死灰復燃心經,差點走火入魔而亡,知道光頭前輩所言不虛,就徹底打消了修煉後半部死灰復燃心經的念頭。
僅僅練了半部死灰復燃心經,雖然已經可以殺死圓求,但還不足以消滅少林寺。
鄭三貫又感念光頭前輩對自己的恩情,就信守了承諾,一直在懸崖下等著合適的跳崖人。
鄭三貫最終還是沒能成為小說裡的主角,但運氣還算不錯,終於等到了一個合適的跳崖人,有機會成為小說裡的關鍵配角。
這個跳崖人,天賦極高,而且心境也達到了,更讓鄭三貫欣喜若狂的是,這個跳崖人,同樣是與少林寺有深仇大恨。
畢竟這裡是少林寺附近的懸崖,從這裡跳崖的,多數被少林寺追殺至此的。
這個跳崖人叫何半喜,原本是一個讀書人,早些年寫了一篇譏諷少林寺的文章。
少林寺官方雖然對這篇文章表現出了一個容忍的態度,但一個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替自己的師門打抱不平,殺了何半喜全家。
何半喜死裡逃生,向少林寺狀告這個俗家弟子。
少林寺聽了何半喜的控告之後,以這個俗家弟子佛性修為不夠為由,將其強行召回少林寺重新剃度出家,並且賠了何半喜一些銀子。
雖然少林寺明面是說為了懲戒這個俗家弟子,而強行給他剃度,讓他出家,但所有人都明白,少林寺實際上是賞了這個俗家弟子一個正式弟子的名額。
何半喜也不傻,見此情形,當然是認為這個少林俗家弟子,實際是受了少林的命令才出手。
何半喜投筆從武,苦練武功,找少林寺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