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訓練的失去了所有記憶培養對他的仇恨,忍受了那麼多的痛苦,最後還是不肯對他下手。
去棉蘭島之前他已經立好了遺囑,將身後事全部都託付了好了,那會兒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並沒有做好回來的打算,可是最後上天還是眷顧他。
江亦琛長嘆一聲,因為喝了酒的緣故,眼中閃爍著點點星辰。
…………
中秋節後第一天覆工的日子,總裁辦以及各位高管紛紛感慨,江城最近股票漲勢喜人以至於江總整個人都散著溫和平易近人的氣息。
開會的時候,各個部門問他要人手要預算要特權什麼的,他基本上沒有怎麼為難,財務部稽核之後在他這裡很快就透過了。
前陣子他不在公司,很多事情沒有親自過問,湯加鈺在公司作威作福,有意架空他,但是一連出了兩個問題,有些專案直接就停了,手底下也都是些溜鬚拍馬不幹活的人,江亦琛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一種看笑話的姿態看他出醜。
然後再他丟盡洋相的時候出手力挽狂瀾,瞬間就將湯加鈺的氣焰打壓了下去,搞得他在公司灰頭土臉,也後知後覺明白江亦琛所謂的放權完全不過是引蛇出洞的把戲罷了。
他這一目的在於測試公司高管的忠誠度,見風使舵的兩面派被他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就算他放權了,但是個人威信在,那麼依舊能夠對公司起到一個實質性的領導作用。
湯加鈺鬥不過他,又被內閣秘書長給施加壓力,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
當初他趾高氣揚來公司,想要架空江亦琛,結果人家一開始處境不好,就避其鋒芒,韜光養晦,現在情勢逆轉,因為謝家破壞了三角聯盟的平衡,所以薄相現在只能緊緊依靠江亦琛。
即便如此,江亦琛對他依舊客客氣氣,也沒有刻意為難,湯加鈺一個外來的人,總歸是如芒在背,而且他也現了,當初被他籠絡過來的人,現在對他也出現了怠慢之意。嘴上湯總湯總的叫著,內心卻各種看不起他。
江亦琛並未將他放在眼裡,小角色而已,微不足道的絆腳石,可以隨時踢開,他並不想花費太多心思在這上面,現在需要他關注的倒是暹羅那邊的局勢。
暹羅與華國貿易來往密切,最近的貿易制裁對於雙方來說都沒有最後的贏家,尤其這也動搖了一些原本堅定支援薄驚瀾的選民的心思。
如今暹羅國內的示威愈來愈烈,從一開始的針對葉家現在已然變成了一種排華的趨勢,華裔員工甚至被當地的勞工在街上圍毆,局勢一度失控,將對內矛盾轉移成對外矛盾,屢試不爽的好手段罷了。
江亦琛相信這背後肯定少不了安諾的推波助瀾,畢竟一開始外交事故就是因為安諾而起,所以他正好藉此機會來扭轉局勢。
安諾所做的,其實也是江亦琛所需要的。
兩個人雖然在很多問題上看法不一致,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兩個人的利益訴求居然達到了一致。
安諾需要藉助這一次機會來削弱王室的威信以及動搖葉家的勢力。
江亦琛則藉助此次機會來幫助薄驚瀾競選,貿易制裁的法案是薄驚瀾親自簽署的,並且他在多個場合公開表對暹羅的譴責,在野黨黨魁梁建英的很多外交政策其實過於柔和,尤其是對暹羅的綏靖政策在之前已經招人不滿。
而且據線人來報,謝容臨私下曾與安諾心腹見面。
不難猜出,謝容臨是想要安諾適當放下曾經的爭執重新考慮兩國的關係。
但是江亦琛明白,安諾這種人,兩國關係越差,對經濟影響越大,反而對他更有好處,除非他真正掌權了才會重新考慮對華關係,但是現在,想都不用想,他肯定有暗中推波助瀾。
很快,江城集團旗下的媒體便大肆播報此次事情以及其惡劣的影響,頓時在國內引了輿論的浪潮。
喜歡春去幾度念亦深請大家收藏:()春去幾度念亦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