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定了北方的基調,那就是我劉和開始說了算了!
“即刻命令顏良文丑在審配協同下收整東部幽州,高覽張合在田豐協同下收整西側幽州,田豫歸降則同吾與軍師許攸,連同部將鞠義出征青州。”
“暫時去助吾大將閻柔一臂之力,好來收復青州叛逆,至於能否勸服汝叔父,還請汝來盡力!”
“倘若此事成,那汝叔父可為青州刺史,汝可升遷青徐都督總督青徐戰事,與汝叔父共同為吾治理青州!”
劉和看似大幅獎賞,實則不過空手套白狼,用白嘴名義企圖收復青州也,眼下兵力陷入幽州,一時無法掙脫,唯恐田楷忠心投效張津,致使青州遺失。
只能想出此等方式來騙取半壁青州,倘若田楷歸降,不過是同其侄兒用半個青州抗衡青徐罷了。
青州兵驍勇,但正統的青州兵,還有黃巾歸降的大半青州兵,還都在張津手裡,而田楷跟張津的臨淄會戰。
更是慘敗收場!
致使齊國淪陷於張津手中,比起當初公孫瓚攻伐青州之勢,已然相差數倍有餘。
眼下他手中不過平原濟南樂安三郡,而平原又被閻柔攻伐大半,樂安又陷入張津攻勢,彼此鏖戰於博昌縣。
而局勢又是那般的不妙。
後方的閻柔更殺入安德,隔絕糧道平原城也即將淪陷,此情此景,田楷要麼退守濟南死守一城,搏取再奪齊國。
要麼就投效張津奉上青州,要麼就只能死忠公孫瓚,為其獻義了!
而眼下田豫帶來一條新的路,在閻柔兵臨平原之下,雙方臉皮尚未完全撕破之時,劉和遣鞠義壓陣青州,遣使臣田豫入博昌勸阻。
而恰逢博昌慘敗,田楷退至臨濟之時,田豫到來,三番勸阻,田楷最終被說動,只能舍小義以報大國!
就此田楷降了!
田豫被留在了此方戰場,閻柔同鞠義兵進濟南,行至鄒平,於臨濟幫田楷大了一場翻身仗。
由此更由鞠義奪回千乘城。
形成東西青州並立的情形。
恰逢袁術奮起奪了魯國!
劉和震怒,再有北側遼東反叛,公孫瓚遠親殺向幽州西部山河,至此還有鮮卑匈奴的參與。
更讓劉和震怒,不得已抽兵暫離,遣閻柔即刻飛馳兗州馳援,己方則統帥大軍帶領鞠義奔赴遼東平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鮮于銀鮮于輔單經則安頓北方蠻夷,不幸的是單經突然暴斃,被鮮卑東部小卒一槍捅死。
至死也沒混到一個將軍,一個太守的職位,更別提所謂的封侯賞爵,而同樣歸降的關靖則坐鎮北方得以封太守。
田豫得以掌大權!
其叔父更是屢戰屢敗,開始跟張津坐穩和談,以濟水為線東西而治,濟南的城池也丟了一些。
此番混戰一直到年末,劉和僅屠戮公孫瓚,尚未稱霸幽州,恰逢兗州又亂,唯有撿來的小部分青州得以安心。
而汝南袁術建都壽春,吞併魯國後得先泰山東四郡之首鮑信殘部的協助,迅速席捲東四郡,走向巔峰,更將張燕打出昌邑入得山陽郡,部下紀靈更殺的劉和大將齊周慘死。
袁術遣劉勳坐鎮南方,黃猗總督徐州戰事,萇奴攻伐陳留,張勳紀靈橋蕤李豐梁綱樂就掃蕩兗州。
其餘小將無數,軍師數十萬,攜雷霆之勢掃蕩兗州徐州豫州以及覬覦冀州!
劉和的爆起反擊也即將開始!
不過還需再等等,在等安定遼東完善後方可,此時的袁術走向了人生頂峰!
“這天下還不是手到擒來!”
袁術張狂至極,登臨石臺,遙看泰山企圖登上泰山以證正統,幾番攀巖雖被風雨攔下,但心中之火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