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劉楓有鬼才郭嘉輔佐,多少勝算大些,張楊的部署還算縝密,兵分三路一路堅守,一路留鎮箕城,剩餘一路其親率就此攻伐此地劉楓大軍,誓要扞衛此城奪回戰機。
可張遼豈能容其如願,臉上還頗顯掌控局面模樣的張遼,反手一壓,下令說道。
“淳于瓊何在!”
“某在!”
“出戰!”
“末將得令!”
淳于瓊手握戰刃,當即面色一沉,統帥邊軍先鋒精騎,就此迅速出戰,欲要同張楊先鋒精騎血戰,將其攔在此地,進而為大軍攻城拖延時間。
而張楊豈能讓張遼如願,其大喝一聲!
“殺!”
其所來只為拖延時間,讓劉楓大軍攻伐暫緩,為城中守軍爭取活動空間,從而儘可能拖到劉楓大軍糧草耗盡。
可張遼豈會給他這個機會,淳于瓊更絕非凡類,哪怕再不濟,也是當世二流名將,暫時拖住張楊亦是不難。
雙方精騎就此搏殺在一起,而劉楓穩居後方督戰,指揮著大軍程序,看著淳于瓊披甲血戰,不覺越發重視。
唯獨好在張楊名士雖大,自身武功尚且不足,比起袁紹有餘,但跟淳于瓊也就微微壓制,暫時無法迅速分出勝負。
而因此。
劉楓大軍的攻城,亦是越發激烈,而張遼的戰意逐漸浮現,有些不燥不急頗有大將之風的指揮大軍攻城,只能說劉楓乃是四百年漢室基業的漢帝,自是不懼寒門崛起,自是敢大意任用。
而那群士族對於同類可以裹挾,對於漢帝則只能聽從,然此時劉楓麾下更是除了此二人外,又新降伏一員猛將。
其乃太原王氏少主,新任大司徒王允之侄,漢室忠臣王凌是也,其雖年輕,但武功還算尚可,自是不失為劉楓手中一張底牌也。
此時劉楓看著戰局略顯焦灼,雖己方略有優勢,但劉楓不想久拖,乃到冬季無法動刀兵,倘若屆時只能止戈,那幷州長安將陷入兩難僵局,自身局面更顯紛亂,而為了大局。
劉楓採納郭奉孝的進言,當即調動此方武將王凌,令其統帥三千精兵,自東側而動,突襲敵軍最為防備薄弱之處,進而嘗試打破僵局。
從而謀奪到迅速攻城的時機,以大軍壓境搏取戰機,以迅速奇兵來為張遼助勢,進而掌控整個戰局。
讓這張楊援軍無處施展,讓這陽邑城成為孤城,持久攻伐進而謀奪此城,以漢廷威嚴再奪屯留!
“去吧!”
“臣遵旨!”
王凌迅速調動精兵,自陽邑繞城,在多方血戰時刻,其頓時出現在敵軍後方,殺的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怎麼可能!”
“我軍援軍在前,敵將怎得出現後方,不好,速速遣兵防守!”
張楊麾下大將,其弟張毅面容驟變充斥震驚,心中更是膽顫,當即遣兵迅速奔赴東城門戰場,誓要誓死死守此陽邑城。
而劉楓見此面容一笑,顯然大局已然逐漸向劉楓傾斜,而此舉的真正目的是讓先鋒攻城兵馬,其全部實力徹底解開,讓敵軍分兵守城,亦或是張楊精銳攔截,由此莫說困死城中張毅。
就算是兩路夾擊,打的張楊也是困獸猶鬥,進而全然掌控戰機。
哪怕張楊兵法韜略再強,面對至尊漢帝劉楓與兵法奇道郭嘉也是很難應對,更別提明面還有張遼此將。
簡直將張楊堵得死死的。
而張毅則見此面容逐漸絕望,因為其遣兵分兵後,明顯主戰場的兵力,逐漸越發難以抵擋劉楓邊軍攻勢,此等經過訓練的精銳再加上嗜血邊軍。
可謂是除了頂級正規西涼軍,此方天地毫無兵士可以抗衡,當然,還有那呂奉先的陷陣營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