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自身亦是十足有些不想面對,可其子孫策卻被士族蠱惑,成為荊州士族明面上的代表,更是他們手中的刀,直接揮砍向荊州新任刺史劉繇。
而這。
亦是讓孫堅十足痛心,可!
終歸沒有辦法,當下只能如此!
要不然。
士族隨時轉換風向,萬一真的投靠劉繇,不在意其手中的兵馬,那劉繇就擁有置他於死地的能力!
當然。
這士族要的就是聽話的替身,再加上孫堅手中有兵所以成為最合適的存在,而一旦其不跟他們一條心。
那這群士族為何不選站隊朝廷,投靠那荊州刺史劉繇所在,這樣雖然擴大影響搏取更多資源的可能沒有了。
但好歹。
穩贏不虧。
誰讓孫堅不聽話。
眼下與其被說成孫堅與士族合謀,不如說成孫堅就是被士族看著能力,以及手中的兵力,暫時在這亂世之際推出來擴大權勢的象徵!
而這孫堅。
要是做不到這一點。
那士族。
留他何用!
眼下士族能選擇的還有很多,當然,隨著時間推移,如若孫堅擁有的越來越多,那士族攝取的也將越來越多。
同樣。
只要孫堅還有敵人,那士族就永遠有價值,隨著時間發展,更是讓士族牢牢的紮根在孫堅陣營中。
這。
最終如若想拔出,甚至有可能直接基業不穩,這孫堅如何承受。
基業不穩。
那也就意味著親族好友有可能受到威脅。
這對於愛護親族,視至親大於一切的孫堅如何接受,可謂被士族捆綁的死死的。
這孫策尚未意識到。
可孫堅隱約意識到。
其二子孫權年紀雖小,可卻也隱約彷彿看透,誰讓其乃少年天才,自幼聰慧至極。
可其如若看透,對此反而不好,可謂從小鑽研的方向就有可能略有偏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權字!
更有可能應驗,其真的視權大於一切,那其進取可能就略有不足。
當然。
此乃無奈之舉,若不想時刻被士族裹挾,其還必須得如此抉擇!
正所謂其成也士族,敗也士族,比起依託身份而起得劉和,多少差距就此展開!
劉和是依靠其父而起,當下更是略有成就,比起依靠士族起身得孫堅,多少差距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