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異於一箭三雕也!
既全面打壓威懾劉和,讓其不能繼續坐鎮未穩的兗州治所昌邑外,又直接改任孔融為兗州刺史。
清晰知曉兗州情形。
明白依靠兗州東四郡跟劉和抗衡的鮑信獨木難支,特派出孔融來相助破局。
更是讓孔融來讓劉和尚未佔據的陳留大郡,能重新歸朝廷掌控。
畢竟。
對於這般愛惜名聲的大臣來說,名聲就等於性命,而忠於朝廷,便是其名聲的根基。
也是其當下命之所在!
讓其上任兗州刺史。
目的很明確。
昌邑能拿回就拿回。
拿不回就去陳留。
佔據陳留掌控濟陰郡大半,威懾山陽郡所在,進而讓劉和從中劃分兗州的舉動,變成腹背受敵的舉動。
讓兗州有限的形成。
西側孔融坐鎮,東側鮑信坐鎮,夾擊佔據東郡濟陰郡部分劉和的形式。
再者。
即便劉和兵力充沛戰力非凡。
可面對孔融!
其欲要改善當前名聲,招攬河北山東義士俠士,其就不能出兵攻伐,乃至擊殺孔融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
這也只是當下。
時間久了孔融名號淡了,其就有足夠可能攻伐也。
再者如若其不要名聲,亦是可以直接攻伐孔融也!
可!
這樣就會導致劉和內部的紛亂。
畢竟。
沒有足夠名士義士俠士豪強相助,其根本無法快速維穩冀州乃至兗州所在。
所以。
這就是萬分讓劉和為難的頂級謀略也!
再加上即將開啟各方勢力討董。
其對於南部諸州必經之地陳留,更是無法嘗試快速掌牢。
這也就意味著。
孔融有兩道保命符,而且這種難題難抉擇的事情,交給了劉和去取捨!
畢竟!
維穩難以進行,還是領地難以擴張,其麾下將領逐漸不悅,乃至維穩更難進行,這種種弊端盡顯。
巔峰的政治博弈!
劉楓僅僅一步孔融,就差點將劉和逼到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