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其屬實能力也就如此。
只能緩圖,無法急攻哉!
所以。
眼下劉焉雖氣憤到極致,憤憤的拍擊木製尊位,但終歸難以宣洩氣憤。
當然。
其麾下謀臣。
自是還算有幾分手段的。
“主公,如今賊董卓勢大非我等所能及也!”
“我等需暫避鋒芒才為上策,且如今天子式微,平原王亦困於京都,賊董卓握陳留王以備禍亂朝綱,天下大亂真的即將開啟!”
“而我等如今也算佔據天時地利,雖賊董卓不可力敵,但賊董卓想要入蜀亦是不易。”
“而且荊州更可謂天賜之地!”
“唯有長沙太守孫堅算是一代英豪,荊州刺史王叡則守成都不足。”
“倘若我等目前暫時不顧漢中,只守蜀地各處關隘,並且出兵荊州的話,那天下亦有可圖也!”
“自蜀而出,先圖謀天賜之地荊州,降伏荊州英豪,再自荊州而去,攻克揚州全境,再者即便渡不過長江。”
“我等亦可據長江之險而守之!”
“如此再等賊董卓勢弱之時,收回漢中以及陰平,並且圖謀長安的話,最差我等亦可半分天下也!”
“主公,出兵吧!”
這頂級謀臣的話語聽的劉焉亦是心臟砰砰跳,但其逐漸緩緩喘息平復心念激動,目光逐漸凝重。
心間有種難以抉擇。
眼中更是浮現躊躇。
其最終搖頭一嘆,再度重擊在木製尊位上,話語充滿凝重說道。
“此計雖好,但不可行也!”
“如今天子猶在,我等倘若直接出兵荊州,那與董賊何異,天下人乃至蜀中人將如何看待本尊!”
“本尊再怎麼說也是漢室宗親,在天下紛亂時出兵匡扶漢室,掃平謀逆才得人心,才能如光武帝一般順為正統也。”
“如今在天子在時不奉詔令出兵荊州,則易失人心,此舉不妥也!”
“再等等吧。”
“不急!”
“本尊足擁天府之國,有蜀中精銳,早晚都有出兵的機會!”
“先等董賊勢弱,拿回漢中,再看紛爭如何,再定圖謀長安亦或是荊州皆可,我方再等等吧!”
劉焉心中始終不願擔惡名,既想妙又想好,屬實難以兼得,其只能搖頭嘆息,遏制心中對賊董卓目前氣憤,將漢中之地拱手相讓。
當然。
這話聽的他那麾下謀臣,亦是無奈至極同樣搖頭嘆息。
如此聰慧的謀臣如何不知,天下大勢轉瞬即逝,如今不謀荊州不圖揚州,那他日他們的機會將會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