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在陳平那裡受氣自然不可能對陳平發作,回到楚營後,使者為了出氣,添油加醋的將情形告訴項羽,霸王更加確信范增私通漢王了。
這時,范增向項羽建議應該加緊攻城,但是項羽卻一反常態.拒不聽從。過了幾天,范增也知道了外面說他私通漢王的謠言,並且感到項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於是他就對項羽說:
“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幹。我年歲大了,身體又不好,請大王準我回家養老吧!”
項羽十分薄情,竟然毫無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請求,還派人護送他回家鄉。范增一路走,一路嘆氣,吃不下,睡不著,傷心不已。
他已經75歲了,哪兒受得了這麼大的委屈?到彭城的時候,氣得背上生了一個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嗚呼哀哉了。
項羽手下唯一的一個著名謀臣,竟被陳平略施小計就除掉了。
項羽中了陳平的離間計,氣死了范增,項羽大怒。下令猛攻滎陽,形勢十分危急,陳平就給劉邦獻計:
“請大王速寫一封詐降信給霸王,約他在東門相見。霸王一定會把他的大軍佈置在東門外,我們再想辦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門的衛士引到東門口來,大王就可以從西門衝出去了。”
漢王同意了。不一會兒,陳平領著一個貌似漢王的將軍紀信來見漢王.說把他化裝成漢王的樣子出去詐降,吸引敵人把兵力集中圍住東門,然後漢王就可以從西門突圍。
次日,天還沒亮,漢軍便開了東門,陳平差遣二千名婦女,一批一批地從東門出去。南、西、北門的楚兵一聽東門外全是美女,便爭先恐後地湧向東門。
忽然,有人大喊:
“漢王來了!”
大家抬頭一看,果然是“漢王”坐在車裡,由儀仗隊開道:慢慢地走出東門。一直走到楚營近前,霸王才發現坐車出來的不是漢王。
真正的漢王則乘著東門一片混亂,已衝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人殺開一條血路,已向關中方向逃去。
自從劉邦重用韓信之後,漢軍大將韓信在齊地節節勝利,軍威大振。而劉邦受傷正屯兵在廣武,與楚軍相峙,雙方處於膠著狀態。
韓信乘劉邦失利之機,派遣使者來,要求劉邦封他為假王。劉邦一聽,立即勃然大怒,竟當著韓信使者的面破口大罵。
“我被困在這裡這麼久了,天天盼著他到這兒來助我,如今不但不來相助,反而要自立為王!”
剛罵到這裡,忽然覺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腳被人踢了一下,一愣,連忙住口。
原來,陳平、張良二人正坐在漢王身邊。二人深知韓信文武全才,又手握重兵,並且遠在三齊,劉邦根本沒有能力阻止他稱王。
這件事倘若處置不當,一旦激成兵變,韓信在齊自立為王,與楚、漢成三足鼎立之勢,漢軍便又樹一敵,天下大事誰勝誰敗就更難以預料了。
所以,陳平才在桌案下用腳尖踢了劉邦一下,劉邦也很精明,連忙改口說:
“大丈夫既平定諸侯,要做就做個真王,何必要做什麼假王!”
於是,順水推舟地封韓信為齊王,穩住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漢軍的分裂。多虧陳平踢了劉邦一下,才封韓信為齊王,韓信從此感恩,無論誰再來勸說他,都不忍忘恩背漢,並最終引大軍擊楚,為劉邦統一天下起了決定性作用。
劉邦得了天下後封韓信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書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向諸將徵詢對此事的意見。諸將都說:
“趕緊發兵,活埋這個忘恩負義的小子!”
劉邦自知這些並不是好主意,就沒有吭聲。
這時,張良已經藉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陳平依然是劉邦身邊最重要的謀士。劉邦便向陳平請教,陳平開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劉邦再三追問,並說:“我打算派兵前去討伐他,你看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