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展楚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辰時初刻,楊州的清晨有著典型的江南韻味,薄霧和晨露混雜在一起,不停的攪動著山道間的臘梅花香,給路過的形容一種沁人心脾的感覺。
白玉湯必須承認,朦朧和唯美是江南城市獨有的氣質,一如這裡的女子一般溫婉和矜持。
文峰寺立於這個文峰城某個山坡的最頂端,山坡並不如何巍峨,甚至只能稱得上一個土堆子,與“絕頂人來少”五個字有著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但是白玉湯不知為何依舊想到了這首詩,只因為在通往文峰寺的山道上確實林立著一棵棵筆直朝天的蒼松。
沿著山道一路朝上,文峰城的招牌,文峰寺終於躍現在了眾人面前,絕頂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土堆子,但眼前這座佛寺的規模倒是不算小。
根據對文峰城地圖的分析,通往文峰寺的山路一共有三條,兩條通往的是東西兩側的偏門,一條主路則是直通北邊的正門。
今天是聯姻大會的日子,各方勢力都會走最近的主路,所以為了避開人流,白玉湯一行三人特意走了最為繞遠的東側方向。
原以為文峰寺的偏門肯定是一個一人兩高的小門,可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樣,即便是一座偏門也設計的非常氣派。
這是一座數丈高的拱門,拱門的兩側各放置了兩尊石頭佛像,門框中心寫著一個巨大的佛字。
三人一路走進這座佛門,一眼就能看到不少和尚在寺院裡忙碌,同時還能看到不少江湖人士從寺院北門方向朝院內最高的那座大殿裡走去。
走進寺院內,窺見寺院全貌以後,聽雨閣的幾個人更加覺得這個文峰寺相當恢弘,也許比不上九華山這一類佛廟聖地,但起碼在整個楊州是能排的上名號的。
北邊正門是一座巨大的石制臺階,沿著臺階一路朝上才能進入高聳的正門,門前放著一隻點著粗壯檀香的香爐,香爐本身也非常碩大,三四個成年人將手拉成一圈也無法將這隻香爐環繞。
香爐後面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只是白玉湯對佛家並不瞭解,而這尊佛像究竟是佛家那尊大佛也瞭解。
大佛像的後面是一尊恢弘氣派的佛殿,各方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此刻也都是前往這座大佛殿,今天文峰寺的香火或許是這一年來最為旺盛的。
走在文峰寺的青石板路上,嗅著松香和檀香,傾聽著來自四面八方吟誦佛經的聲音,他們也跟著人潮走到了不遠處最大的那座佛殿前。
佛殿前有一塊巨大的石坪,不少穿著白衣的僧人在石坪上演練功夫,白玉湯三人都是武功高手,一眼就能看出他們的拳法雖然算不得高深,但是循規蹈矩,是打一套打基礎的好拳法。
繞開那些武僧,走到大殿門前,抬頭能清晰看到佛殿門框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匾額上寫著四個雄渾有力的大字:“大雄寶殿。”
眼前一幕幕無不彰顯著佛門靜地的威嚴,青城不禁感嘆。
“都知道杭州靈隱寺相當出名,沒想到這文峰寺也是如此氣派”
三人一路走馬觀花的打量著這座寺廟,一路走進了大雄寶殿之中。
佛殿的內部更是雄偉大氣,在大堂的正中央豎立著七尊數丈高的佛像。
左右兩側分別放置著三尊金色站立姿態的佛像,而在正中央則是一尊盤膝而坐的如來大佛,佛像通體泛著金光,面前則是擺放著蠟燭和檀香,在香火的環繞下金色的佛像顯得更為神聖莊嚴。
除了佛殿中央令人矚目的七尊大佛外,佛殿內還放置著其他與人同高的銅製佛像,形態各異,白玉湯分不清是羅漢還是菩薩,總之每個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正值此時一個穿著白色僧袍的小和尚走到白玉湯三人面前,手裡拿著一本冊子,單手施禮道:“幾位施主,可是來求佛的嗎?”
白玉湯雙手合十還禮道:“我們是來參加天殘派聯姻大會的,聽說今天就在貴寺舉行,不知道何時開始。”
小和尚微微點頭,然後開啟手中的冊子道:“如此這般,不知道幾位施主是屬於那個門派的,這一次是在一旁觀禮還是要直接參與聯姻?”
青毓走上前一步,她已經換上了男裝,嘴角還貼上了兩撇小鬍子,用粗獷的聲音回答道:“我們是來自關中的聽雨閣,自然是要直接參與了聯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