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條殘肢斷骸組成的血路邊上,幾個僥倖留得一命但是也缺胳膊少腿計程車兵痛哭大喊,向著周圍的同袍求援或者捂著身上的傷口痛呼著。
但是,現在周圍那些軍隊都沒有多少功夫理會那幾個幸運計程車兵,直接就在各自軍官的命令下開始對突入聯軍的李源進行絞殺。而在這個時候,終於調整過來的軍陣也隨之將李源所在的範圍給籠罩了起來。
“嗡————————!”
伴隨著一聲微不可查的輕響,一層淡淡的血色內氣直接將整個聯軍籠罩了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血色內氣籠罩的一瞬間,剛剛還勉強能夠被吸收的天地元氣就徹底擾亂,整個血色內氣籠罩範圍內,哪怕是練氣成罡的頂級武將,這個時候都無法吸收天地元氣恢復,也無法用內氣秘術引動周圍的天地元氣配合了!
同樣的,不僅僅是練氣成罡的頂級武將,修行精神能量的軍師和謀士,或者是同樣以修行天地元氣追求長生的仙人,在敵對的軍陣之中也無法發揮絕對的優勢。
在《真三國無雙》這個中階的世界,那些擁有力量的頂級武將、軍師和修士們,之所以沒能夠上演一人破軍戲碼,或者乾脆就是成為一派之主而公然劃地而治的土皇帝,就是因為軍陣的作用。哪怕是呂布那種已經觸控到了校官門檻的恐怖傢伙,面對超過一萬精銳(指至少養出內氣並且經過幾場戰鬥的精銳)和一名作為戰陣統帥的頂級武將,都無法在硬碰硬的戰鬥中獲得勝利,甚至如果有軍師輔助軍陣,甚至可能被幹掉!
畢竟,呂布堪稱是怪物一級別的頂級強者,但是本身卻還沒有擺脫人類那血肉之軀的程度,也會感覺到疲勞和飢渴。而無法藉助天地元氣恢復,被軍陣進行束縛的情況,不要說是呂布一個人,哪怕是同樣有著軍陣輔助的強者也可能被敵人給幹掉。
例如,曾經黃巾起義的時候,大賢良師張角和其兩個兄弟都是達到了尉官級別的術士,並且手持強大的寶物護身。但是面對精銳漢軍和頂級武將、軍師的聯合絞殺之下,最後也是兵敗鉅鹿甚至被挖出來給進行鞭屍……
“殺掉李子勝!賞黃金萬兩!封侯並領一郡之地!”
“殺掉李子勝!賞黃金萬兩!封侯並領一郡之地!!”
“殺掉李子勝!賞黃金萬兩!封侯並領一郡之地!!!”……
當李源剛剛衝入了聯軍陣營百米,直接將兩個被當炮灰的步兵陣型打穿後,伴隨著大陣中傳揚開來的一陣陣吼聲,反應過來的聯軍士卒一愣,然後兩眼赤紅的開始在軍官統帥下衝向了李源。
剛剛李源那破除頂級武將聯手,並且多位聯軍中威名赫赫的頂級武將在所有人面前幹掉的情況讓人覺得士氣一挫。但是現在李源主動衝了過來?以一人之力(暫時的)向著幾十萬聯軍發動進攻,這種事情就讓有著血性的人都會不甘心,更不要說那釋出賞格,足以讓所有士卒和內氣離體的武將都為之心動和拼命了!
“殺!他只有一個人!”
“殺!殺!殺!殺出個榮華富貴來!!!”
“跟我上!!!”……
鉅額的賞格,還有李源現在僅僅是一個人的情況,讓聯軍中的所有士卒和中低階武將都沸騰了起來,一個個紅著眼衝向了已經闖入戰陣中的李源。
比起三國演義中那面和心不合的聯軍(後來汜水關之後,連臉面都不和了),現在的世家諸侯聯軍可謂是相當團結,被逼到死角的袁家等世家大族和那幾位老劉家勸動的諸侯,都是拿出了自己的壓箱底本錢來加入這次聯軍,試圖一舉成事的!
現在哪怕是剛剛受挫嚴重的情況,對於世家那些培養出來的部曲和私兵而言,袁紹、袁術、曹操等人釋出了命令後,還是毫不猶豫的領頭殺向了李源。而那些本來有些畏懼的聯軍士卒,現在有著各自長官帶隊發動衝鋒,並且鉅額懸賞作為誘惑之後,一個個也是徹底紅了眼。
“咻————咻咻——————”
“撕拉——————!”
“啊!!!”……
數萬被賞格刺激而紅了眼的步兵士卒,開始在各自軍官的統帥下不要命的向著李源發動了圍攻,哪怕被李源手中的方天畫戟好像割麥子一樣將源源不斷衝上去計程車兵小命收割,但是依舊擋不住更多計程車兵衝上去了。
畢竟,大多數人在狂熱之中的時候都相信自己的運氣,而且那些被當成炮灰計程車兵們也沒有目睹到李源那輕鬆的殺戮,等到那些抱著升官發財想法計程車兵們衝近李源後,看到那屍山血海般的情況已經是為時已晚,哪怕是出於畏懼而試圖後退的傢伙們,也被後續衝上來的同伴裹挾著向前,結果就是被揮舞成為一團流光的方天畫戟給收割了!
但是,對於數十萬的聯軍而言,現在已經達到四位數的死傷壓根就沒什麼,一批又一批的炮灰被推到前面充當消磨李源銳氣的數字,而那些真正的精銳更是在殘餘的兩位世家所屬的頂級武將和上百名內氣離體武將指揮下,開始將李源包圍了起來。除了近乎一半精銳統帥雜兵對準那已經在瘋狂攻擊五色屏障的虎牢關守軍方向做好防禦之外,其他的精銳部隊更是一邊調整陣型,一邊將附加了術法加持的攻城弩等東西進行準備,試圖直接將李源進行圍殺了。
“嘿!真以為我是單機遊戲中的boss啊!會乖乖待在那邊等你們殺……”
看到聯軍的舉動,李源眼中閃過了一絲嘲諷,然後對座下的赤兔馬傳遞了資訊。
感受到李源的命令,處於亢奮狀態中的赤兔馬發出了一聲興奮的嘶鳴,然後馱著李源衝向了那中軍的望臺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裡,豎著“袁”、“曹”“劉”等多面大旗,正是十多路諸侯所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