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那帶著一絲僥倖的期望很快就落空了!
當他和其他世家領頭人通氣,並且做好了一定的準備之後,李源就很快在朝堂上面提出了讓袁隗和其他世家大臣們心中發顫的建議。
“……北地父老苦匈奴等遊牧民族久已,高祖尚有白登之圍而視之奇恥大辱,武帝時匈奴被破而稍稍安寧不足百年。現在,匈奴等遊牧民族稍稍恢復元氣後,又將北地視為了獵場而越發放肆,前年更有烏恆部公然支援反叛者試圖挑釁漢家威儀!
臣率部和公孫刺史、劉刺史於前年、去年先後破擊烏恆部和鮮卑部,暫時解除了面對幽州、幷州的草原威脅。現在唯有直接威脅幷州,控弦之士超過十萬的北匈奴是為漢家的大敵,並且涼州部的諸多羌部也不容小視。
因此,為北地漢家父老鄉親,臣懇請太后授權組建北征大軍,徹底破滅北匈奴部和羌部的威脅,替漢室祛除邊塞大患!”
僅僅才幾天的時間,站在大殿之中的李源面不紅心不跳的對朝堂大會中的其他唱著高調,那一副為國為民的表情確實不愧是在《叛逆的魯魯修》世界中歷練出來的經歷,不知情的人壓根就看不過李源內心的想法。
可是,哪怕是不知道李源的打算,但是大殿中的這些老狐狸們都不會輕易相信李源的話,更不要說何太后、袁隗等人都看過了李源特意丟擲來的東西了。
【果然如此!真的要以軍功為籌碼,推行軍功田爵制度?!】
【此子年級不算太大,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北征擊破匈奴之後,提出恢復軍功田爵制度,必然就是讓武人上下歸心了!】
【決不可讓李子勝的圖謀得逞……】……
聽到李源的話。大殿中一時間沒有人說話或者作出回應,而無論是坐在大殿上座的何太后,還是一邊的丁原、袁隗等人。心中都是閃過了各種不同但是意思差不多的想法。
何太后是沒有想到,李源居然這麼快就提出了在自己床榻上隨口說出的想法和奉上幾封奏摺中的意圖。這讓已經下定了決心的何太后。看著李源和袁隗等人的表現之後,面色浮現出了一絲得逞的笑意。
——之前和丁原商議的時候,何太后就從丁原口中確定,李源要是按照他的行動步驟進行,世家非得被慢慢玩死不可,那麼世家現在完全就是不得不戰的情況!
相比之下,丁原看到器宇軒昂的李源,還有看著世家大臣的臉色。心中暗爽之餘也帶著一絲絲感嘆,覺得李源這個心狠手辣的傢伙,面對已經有了相當準備的世家之後,會不會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是兩說了。
對比何太后和丁原等皇室一派成員的悠然態度,袁隗等世家出身的大臣們則是心情極為複雜,看著李源的眼神都是相當的不善。
如果說,在李源說出北征意圖之前,袁隗和其他世家大臣們對於李源是否會進行那幾張白紙上的行動還抱有懷疑態度的話,現在李源主動提出了北征提議後,這個可能性就從猜測變成了一半對一半——不要以為袁隗等人沒腦子。丁原給與訊息雖然勁爆,但是袁隗等人也不傻,對於李源並沒有直接選擇對抗。而是做好準備以便決斷!
“準!哀家也明白,匈奴乃漢家大敵,車騎將軍的北征必要取勝,以獻俘太廟!”
沉默了幾秒鐘後,何太后就緩緩開口,用一種很是支援的語氣說道。
嗯,何太后當然支援,反正看到下面袁隗等人的臉色和相互對視,她就明白自己讓丁原小心送給袁隗的訊息被確定了!
現在。面對李源提出的北征要求,早就在之前作出決定的何太后當然不會反對。甚至在明面上還要對李源的這個北征提議極為贊同,否則如果李源不和世家們產生衝突。她怎麼能為自己兒子劉辯火中取炭呢……
“臣附議!”
“確實,車騎將軍所言甚是,匈奴乃漢家大敵,北征是必然之舉!”
“附議!漢家兒郎確實要再度橫掃草原!”
“不過朝廷的府庫,目前沒有太多的錢糧……”……
當何太后發話贊同後,其心腹死忠丁原第一個蹦出來表示支援,然後十幾位皇室一派的大臣們也紛紛站出來表示支援。
看到這種情況,袁隗心中微微嘆息了一聲後,也主動站出來表示支援北征,而隨後站出來的世家大臣們,對於北征匈奴這個在漢室中絕對是政治正確的提議表示了支援,但是對於北征需要的耗費則是表示不樂觀的提議了。
嗯,朝廷下屬府庫中沒有錢糧,這確實是一個事實!
事實上,李源統領的幽州軍,基本上在洛陽之亂的時候,直接將洛陽周圍的武庫、大型糧庫、太廟、大將軍何進和車騎將軍何苗的府邸、十常待的府邸和產業給控制住,留給朝廷諸位大臣們能夠插手的,僅僅就是洛陽城中各部門的幾個小型私庫罷了。
但是對於起碼要動員數十上百萬民夫和超過二十萬大軍的北征而言,需要軍隊提前開撥的錢糧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不要說那開打後耗費的恐怖錢糧(漢武帝時候,維持在草原上的大軍作戰消耗,就差點拖垮整個國家了),反正這種恐怖的耗費世家們是絕對不會自己掏出來的,直接就將這個大大的無底鍋丟給了李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況且,袁隗等人也試圖用這種手段,想要讓李源明白北征這種事情的不現實,從而放棄打壓世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