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未鳶女皇的從來都不是一個選擇題。
更不是未鳶女皇說能留住龍脈就能夠留住的。
十三位陸地仙人,就算她能全身而退,可女兒國的其他人……
憤怒,不甘,苦澀充斥在這位統治女兒國近兩千年的女皇心中。
現實就是這般的殘酷,拳頭大就是道理。
如果未鳶女皇有能掃十三位陸地仙人的實力,也能輕鬆戰勝那個中年男子,那麼就不會出現這般騎虎難下的場面。
望向片片廢墟的宮廷,未鳶女皇心中動搖了。
龍脈給就給了,可女兒國的未來在哪裡?
沒有聖水,勢必就要男女相合。
可是當年開國女皇祭練國內所有的男子,即便是路過的男修亦不放過。
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女兒國容不得男子的傳言。
而她上位後也沒有清證此事。
反而將錯就錯,任由最初的大臣們,在女兒國各種典籍中對男子加以窮兇極惡的描述。
免得有後人追查這段過往,引起女兒國不必要的動盪。
畢竟最初的女兒國臣民,並非因聖水而生,甚至很多幼兒都有被祭練而死的父親。
為父報仇,天經地義。
直至如今。
女兒國九成九的人一生都不曾見過男子。
導致出現這樣的局面,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男子是惡人的觀念已經深入女兒國民眾心中。
即便是男子在前,恐怕也是避之如蛇蠍。
況且女兒國偏居一偶,比鄰的小國也只有青丘國。
西域的普通人要到達女兒國,要麼歷經沙漠,要麼歷經沼澤,不管哪條途徑都有著數千裡。
所以能夠到來女兒國的幾乎全都是修士。
而西域這片土地的上的修士,十有八惡,八惡中又有六人為男。
貿然引入外界男修,說不能還會拿女兒國之人修煉。
就算能引入,數量也是個問題。
未鳶女皇甚至已經想到未來數百年內,女兒國臣民的數量會以一個恐怖的速度下降。
但這樣總好過出現丘生口中的女兒國未來!
不知不覺中,未鳶女皇已經選擇了妥協,手中竹杖抽吐的嫩枝亦是緩緩收起。
“你是要戰,還是作罷。”
丘生盯著李玄逸:“戰,你不一定是對手。作罷則可以使得與你同行之人無憂。”
“很低劣的手段。”李玄逸沉聲。
丘生或許不會拿小徐等人威脅自己,但那聖人教可不一定。
“但很有效,不是嗎?”
丘生的回答讓李玄逸皺起了眉頭。
聖人“生而知之”這種手段有點作弊。
“同行之人”四個字何嘗不是一種無聲的威脅。
不過的確是像丘生說的,他沒有把握能夠戰勝十二個陸地仙人。
再加上丘生身後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