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三年前雖就已竭力將村落聚於城中、城外。
可王朝又怎能事事盡善,只能先處理離郡縣極盡的城池。
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離開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有些偏遠地的村落,甚至與世隔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王朝都知之甚微,都沒有入王朝的籍部。
這是無奈之事。
王朝疆域縱有八萬裡,橫有十萬裡。
百里,不過是一個微乎其微的點。
就是這麼一個點,卻能裹足了大多數人一輩子。
這是現實條件決定。
如今大唐王朝現存的郡與郡,縣與縣的官道,都已經是站在歷代王朝肩膀上而開鑿、改善、建立。
放目望去,王朝聚人之地,大抵也不過是疆域的十之三四。
更多入目荒蕪的大山,無人踏足的溪徑,茂草過腰的野地……
可想而知,
一個普通人認準一條直線走上百里地,一天能走二十里都夠嗆。
畢竟要翻山越嶺,各種繞路尋路不說,還要提防會出現的毒蟲走獸等等。
……
即便強大如大唐王朝,三年想要將所有村落移居,也不現實。
也就出現了斬妖司人員執行任務,能見到了破敗村落,血鴨群紛之景。
“還真是怕見到,滿目蒼夷,吃觀音土,啃樹皮,易子而食的場景。”
不少斬妖司的人員暗自搖頭。
修士,每一個看過的書都不會少。
作為王朝的職員,看過的書只會更多。
在歷代王朝典籍上,不缺乏易子而食,乃至明碼標價、人畜白市的存在。
這些事情逛聽著就令人嘆息。
即便大唐王朝初立,這樣的局面,還維持了百年之久。
不過後來便很少有這種事情發生了。
王朝凡涉及人命之事,皆設重典。
後又設斬妖司,監察各地,抗非人力可及之事。
即便風不調雨不順,也有斬妖司的人行雲布雨。
然這幾年過去,卻又有了些許苗頭。
“我們能做的,便是聽從司府大人的安排,其餘便不用多想了。”
也有人岔開話題,喝酒便是喝酒,好不容易任務結束休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