猼訑,山海之間的異獸。
九條尾巴上猙獰的倒刺輕易就可斷裂金銀銅鐵,非凝聚修者溫養的法寶不可接觸。
每一條尾巴都具備攪動江河的力量,與其腹目對視著甚至會使得神魂受損。
輕者變得痴痴呆呆;重者空餘一副肉身,神魂泯滅,連化作鬼怪的機會都不存在。
除此之外,它還天生善水,有著禁空的能力。
可以說諸多條件加在一起,造就了猼訑的兇名。
在七百年前便有一隻猼訑藏於流沙河,它吃掉的修者,殘害的路人數不甚數。
但卻沒有人知道七百年前的那隻猼訑,是一隻孕有後代的猼訑。
大唐國師斬殺猼訑之時,它早已經在流沙河的河床底下產下了一枚猼訑卵。
而猼訑一生的成長軌跡,自是由其母蘊養十年方可出卵。
一出卵便有著擾亂江河的能力,比擬斷河的修士,可謂得天獨厚。
可偏偏這卵還來不及孵化,藏於流沙河的猼訑就被殺了,導致這隻猼訑足足蘊養百餘年才誕生。
而這猼訑也因為沒有生母蘊養的緣故,出生後不但沒有作亂的能力,甚至還比不得一頭猛虎。
所以它也就謹慎無比,在流沙河中兩百年都沒有大肆作亂。
但日積月累下來,憑藉其善水的緣故,也悄悄的吸食了不少生靈的精氣而最終化形。
剝奪食嚼,本就是一種壯大自身的原始辦法,雖然粗暴駁雜但卻見效極快。
之所以說見效其快,就比如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日日食肉,也會變得強大。
而說駁雜,還是這個比如,日日食肉卻不講究搭配,最後過猶不及,就會變弱。
不過再弱,也總歸是比骨瘦如柴要強就對。
剝奪食嚼,這對於任何生靈而言都是本性,人也一樣。
只不過人會壓抑本性。
那些經過偶爾一次粗暴的提升修為,結果卻不壓抑本性或者壓抑不住本性的人,也就成為了所謂的妖人。
這是兩種修煉方式,如前文講的那般,還是一樣。
但志怪異類中,也有不走這種原始道路之物,那就是上三類的山海異獸。
凡上三的山海異獸,除卻極少數,都不會以駁雜的生靈精氣神魄的修煉。
像北冥之海的巨鯤,它若是像妖人那般,無益於是場大災。
不過即便如此,它還是大災,就算他不以生靈精氣神魄,可也不代表它不殺生。
就比如,拆房子的時候,你會在意蟲蟻死亡嗎?
估計你丫的多會在意拆遷款多少,又或者人生已經達到了高chao,好嗨哦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