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齊氏,不願帶蘭姐兒,到願意帶蔚姐兒去。
方氏以為,寧蔚與江興語交好,是齊海寧的原因。
方氏知道,家裡的公公,相公,
兒子都憐惜寧宇寧蔚,不只一次說要將這兄妹倆接回府上去住。
方氏想,一定是兒子囑咐齊氏,齊氏才帶寧蔚與江興語往來的。
這小兔崽子,自家妹子不幫……回頭看老孃如何收拾他!
片刻功夫,寧蔚不知方氏的心裡已經千思百轉。
笑著說道:“是,
我與興語一見如顧,極說得來。大舅母,
來,
屋裡請了。”
一見如顧?方氏更加確定,是齊氏帶寧蔚去結識的江興語,心裡那個恨呀!
“大舅母,這邊請!”
寧蔚見方氏愣愣的出神,再次開口叫道。
“哦,好!”方氏回過神來。笑著應道。
方氏進到堂屋,見到面露微笑的劉巧安與姜老太太,為之一愣,轉頭看向寧蔚,“這兩位是?”
方氏以為自己是第一個到的,沒想到有人比她還早。
能這麼早到的,與寧宇寧蔚必定往來密切。
想到寧宇寧蔚與別人親近,方氏心裡又泛起一股酸意。
寧蔚笑著引薦道:“這位是我姨祖母,祖母的表姐姜老太太。
這位是我姑母,祖母的外甥女,
姑母邊上的這位,
是我表妹徐冠玉。
姨祖母,姑母,
這位是我的大舅母。”
對外介紹,皆說姜老太太是錢老夫人表姐。
劉巧安見機的說道:“不用引薦,我認得大嫂,大嫂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二十多年了,還跟小姑娘似的,一定都不見老。”
劉巧安笑意盈盈的看著方氏。
方氏一臉茫然的看著劉巧安,“二十年前你見過我?”
劉巧安自來熟的拉起方氏的手,“看來大嫂是記不得我了。
也不怪大嫂,二十多年了,我都成半老徐娘,大嫂認不出來也屬正常。
我是巧安了,劉巧安,明珠街劉家巷的劉巧安。
表嫂在世時,我常去寧府玩,咱們在寧府見過的,你還賞過我一對珍珠耳墜,記起來了嗎?”
劉巧安提起當年的舊事,
方氏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