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了這個裝置,江晟就可以開始建造製氧模組了。
首先就是水門,江晟現在有了手動氣閘,可以直接用手動氣閘來隔絕氣體出入,也就不需要佔地面積大而且還需要用到水的水門了。
所以首先的工作就是拆掉水門,但同時還是不影響到已經基本抽空氣體的製氧模組。
為了達到目的,江晟首先要建造一個手動氣閘將外面的水門整個給包裹住,然後再讓複製人從裡面拆除水門。
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工程,不光是江晟需要小心謹慎地指揮,避免破壞製氧模組的氣密性,同時本身複製人還要穿過手動氣閘來回運輸東西。
手動氣閘是一扇具有金屬螺旋結構的金屬門,這個門是雙層結構的,在每次開門的時候會擠壓內部的氣體,所有穿過這扇門的時間比普通氣動門長很多,需要二十秒左右的時間才能穿過去。
終於在經歷了一上午的努力之後,江晟終於將這個工程給弄完了。
這期間幾乎投入了整個殖民地所有可以使用的複製人,總體來說還是非常費勁的。
而且雖然手動氣閘的說明是可以隔絕氣體透過,但實際也不是那麼完全,來回一上午的出入還是讓一些氣體進入到了製氧模組當中。
利用午飯的時間,江晟讓複製人開啟氣泵,將這部分氣體也儘量抽出去了。
如此一來,就算是完成利用手動氣閘來代替水門的浩大工程了。
下午開始就是正式工作了。
在江晟的指揮下,複製人開始進行製氧模組的內部建設。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氫氣房間氣泵以及氧氣房間氣泵加裝上最重要的氣壓感測器。
之前江晟建設的時候已經預留了地面上的氣體管道,所以新增氣壓感測器並不費勁。
接下來就是新增訊號線和電線,將訊號線連線在氣泵上,將原本留在地面上的電線連線在三個氣壓感測器上。
由於製氧模組目前有三個氣泵,也就需要三個氣壓感測器。
連線好氣壓感測器使其通電,氣壓感測器就開始工作了,在這上面江晟看到了當前製氧模組裡的氣壓值,基本上就是在零左右跳動。
當然,這一切都是江晟遠端控制複製人來工作的,江晟的身體肯定不能進入到接近零的氣壓環境裡活動。
在計算好氣壓調解範圍之後,江晟就讓複製人撤出來了。
接下來還有一個可以完善的小部分,那就是在氫氣氣泵的氣體管道以及氧氣氣泵的氣體管道上都新增上氣體調節閥。
這個氣體調節閥可以適時調節氣體管道出來的氣體量,對於這個殖民地還是非常有用的。
因為目前殖民地肯定是不需要用到製氧模組裡生產出來的氫氣,也就是說不能將裡面的氫氣用氣泵進行排出。
這個時候只需要將氣體調節閥的氣體通量調到0,氣泵不會工作。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需要複製人進入製氧模組專門將整個氣泵給停止使用了。
在兩條氣體管道上都加上氣體調節閥後,江晟讓複製人將兩個調節閥的通量都調到0,然後讓複製人進入製氧模組開啟氣泵以及電解器。
這麼做的目的是讓製氧模組裡的氣體開始累積,讓氧氣和氫氣在房間內產生合理的分佈。
在達到合理分佈之後,就可以讓氣泵正常工作,向外排出氧氣了。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