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空間裡的氧氣需要氣泵抽走提供到殖民地當中,所以氧氣方面的氣泵自然要建設到氧氣房間裡。
並且由於氧氣密度大,儘量減少不小心抽取到氫氣的機率,抽取氧氣的地面就需要建設到地面上了。
氣泵的抽取速度是200克分鐘,平均下來每秒還不到3.5克秒,速度還沒有電解器生產氧氣的速度快,所以江晟決定先在氧氣通道建造兩個氣泵。
兩個氣泵加起來的速度是不到7克秒,雖然依舊達不到電解器造氧的速度,但已經足夠了,要知道氧氣擴散器的氧氣供應速度也不過是5克秒。
而且江晟在氧氣房間的地面上建造的氣體管道,並沒有使用地面下的氣體管道橋,所以江晟如果以後還需要新增氣泵,還可以在房間裡直接新增,不會破壞房間整體的氣密性。
不過當前情況下,兩個氣泵就最大速率就足夠供給外面的氧氣。
設計完下面的氣泵,就該設計上面的氣泵了。
氫氣氣泵也是需要建造的,因為考慮到氫氣以後會有用處,所以能夠將氫氣取出來也是必要的。
而且氫氣房間裡如果大量堆積氫氣,會造成房間整體的壓強過大,電解器無法工作。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讓氫氣有從製氧模組裡排出來的渠道。
由於電解器造氫氣的速度只有1.2克秒,遠遠小於氣泵的抽取速度,所以暫時只需要建造一個氣泵即可。
但和下面氧氣空間的氣泵一樣,也需要將氣體管道預留在外面,等後續新增氣泵的時候不會破壞到空間的氣密性。
而這個氣泵的建造位置由於是抽取氫氣的,所以當然要建造在整個模組的最上面,也就是氫氣房間的天花板上。
在確定完氣體管道和氣泵的位置和建造情況後,江晟開始規劃電線。
無論是電解器還是氣泵都是需要電力的,所有江晟需要將電線也從外面接進來。
這個倒是比較好辦,電線不會佔據太大的空間,只要從外面接進來一根提供電力的電線就可以讓所有的氣泵和電解器工作了。
電線從下面的工業區延伸過來,然後透過電線橋穿過牆壁,來到氧氣空間的地面上。
接下來讓複製人將這根電線眼神到三個氣泵以及一臺電解器上。
就這樣,當前模組的外殼建築基本就完成了,只要江晟解開建築的禁用指令,所有的氣泵就會開始工作了。
三臺氣泵向外抽取空氣的速度還是可以保證的,按照計算,明天的時候差不多就能抽取完成。
雖然氣泵內部的空氣殘留無法完全抽取掉,但對整個模組的氣體分佈不會有太大影響,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江晟穿著潛水衣從水門回到基地,然後遠端遙控解開了建築禁用指令。
這種建築上是存在小閥門的,只要江晟解開指令,複製人就會將這個閥門開啟。
除此之外,複製人不會使用這個閥門。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