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房間是連在一起的,從房間內部有梯子可以上下樓,而通往外面的只有第一層的一個水門。
安裝水門的自然是不想讓這兩個房間裡的氣體流通到外面的空間去。
原因是下層的房間是氧氣空間,上層的空間是氫氣空間,如果下面的氧氣毫無節制的往外洩露,那麼上面的氫氣就會沉降到下面的氧氣空間,打破這個平衡。
為了長期保持兩種氣體分開房間存放,江晟只能讓氧氣按照外面基地的需求利用通風管道往外抽,而不是讓裡面的氧氣自然流到外面。
確立整個電解水造氧室的雙層佈局,江晟就開始具體不知裡面的裝置了。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電解水裝置。
電解水裝置江晟想了一下,還是建造在上面的氫氣房間。
因為電解水裝置只能建造在兩個位置,一個是氫氣房間的地面,一個是氧氣房間的地面。
而電解器生產兩種氣體的量並不一樣,二者的比例接近81,所以實際的情況應該是氫氣房間裡的上層漂浮著氫氣,而氫氣房間的下部分以及整個氧氣房間沉積著大量氧氣。
所以如果將電解器建造在氧氣房間的地面,氫氣向上漂浮的時候會更有機會接觸到氧氣,生成混合物。
而建造在氫氣房間的地面,就能減少氫氣上升與氧氣的接觸時間和接觸範圍,降低生產爆炸的風險。
在確定好位置後,江晟開始讓複製人建設一臺電解器。
二十分鐘過去,畢巖松將一臺電解器建設好了。
這是一臺非常簡陋的電解器,整個電解器就是一個巨大的水管形裝置,在水罐的上面有一個巨大的喇叭,和氧氣擴散器一樣,並不能用氣體管道從這裡面直接接取生產出來的氣體。
也就是電解器生產的氫氣和氧氣會直接擴散到環境當中,無論是想要分離使用還是要避免發生爆炸的危險,都是要靠建造者自己的智慧了。
也就是江晟自己的智慧。
電解器建造完畢之後,江晟又看了一下房間剩餘的其他地方。
這裡其實還剩餘很多空間,但眼下江晟的殖民地裡只有八個複製人,用一臺電解器來供氧是綽綽有餘的,所以也就不需要再建造電解器了。
但如果等到江晟的殖民地發展到上千上萬人,江晟就可以將這個空間建造非常多的電解器,將這裡整個區域做成殖民地的製氧模組。
所以目前留出來的這些空間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以後想要加大造氧量很方面。
建造好一臺電解器,這臺電解器只要接上電線,複製人就會檢測到電解器裡需要裝水,然後就會過來給電解器裡面裝水。
等那個時候電解器就會開始工作了。
但江晟的設想其實還不只是將兩種氣體利用密度來區分出來空間,具體到兩種氣體的使用也是需要思考很多事情的。
所以這個製氧模組的真正難點才剛剛開始。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