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江晟可以放心大膽使用的電解器。
而且電解器在原材料方面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電解器每秒能造氧8.8克,而氧氣擴散器造氧速度是5克秒。
二者工作時候的功率都是120瓦,但電解器的工作速度更快,單位時間造氧量更多,能更快速地完成工作。
如果用電裝置工作完,用電就會立刻停止,也就是說電解器完成工作更快,用電量就更少。
看來從原料上來看,無論是對水資源的消耗還是用電量上,電解器對比氧氣擴散器都是一個更優選。
接下來就是生產出來的東西。
水電解出來的東西就是兩種,一個是氧氣、另一個是氫氣。
氧氣對於殖民地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氫氣就比較頭疼了。
氫氣屬於一種較輕的氣體,本身無色無味無毒,對於人體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而且氫氣本身在工業上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的,其最主要的原料就是作為燃料。
還是按照之前的經驗,江晟認為複製人的科技不會無緣無故出現一種生產出來毫無作用也無法處理掉的資源,更何況是氫氣這種對工業發展有巨大作用的氣體。
所以在複製人的科技裡應該存在著需要使用氫氣的裝置,最有可能的就是火箭科技以及電力科技。
這兩項科技類別裡面都是有可能需要用到燃料的,現實中將氫氣作為火箭燃料之一也是普遍的選擇。
但實際情況是目前江晟的殖民地裡並沒有能夠使用到氫氣的裝置。
這也就是意味著電解器生產出來的氫氣並不能直接處理掉,如果現在製造電解器,那麼生產出來的氫氣只能暫時儲存起來。
暫時儲存氣體的裝置江晟倒是已經解鎖出來了,之前在液體科技的二級科技,打過濾科技當中,江晟解鎖出來了一個叫做空罐器的東西。
這個東西的介紹是將罐子裡氣體送回到自然環境,但既然能把罐子裡的氣體送回去,那麼就還是能儲存氣體的。
而且目前電解器建造出來到底是什麼樣子還不知道,但如果兩種氣體會同時從一個管道中出來,江晟還可以使用這個科技當中的氣體過濾器將兩種氣體過濾出來,然後再將氫氣存放起來。
但無論如何,這些操作都是帶有一定危險性的,因為氫氣和氧氣混合在一起是極易發生爆炸的。
之前有一部非常經典的火星探險電影叫做《火星救援》,裡面的男主在被同伴遺留在基地之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利用電解水來生產氧氣。
而這位男主面臨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電解水之後產生的混合氣體極易產生爆炸,甚至男主還被這個爆炸給炸傷過一次。
這個電解器的功率明顯比電影裡的那個建議電解器要強很多,尤其這裡又是一個封閉的地下空間。
如果建造不合理或者操作失誤而引起爆炸,江晟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這個殖民地會立刻變成一個墳墓。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