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如果複製人進行職業化之後,就能雕刻出更具美觀度的作品了。
藝術技能應該指的就是複製人在創造技能上職業化之後獲得的技能。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上一個冰雕塊應該也是如此,由職業化後的複製人來雕刻,美觀度應該也會進一步提升。
大幅度提升美觀度如果再提升一步,那豈不是?
目前來看,創造技能屬性職業化前後並不會出現不能外人操作的職業專屬的裝置,而是在創作的水平上會有比較大的區別。
而創作水平越高的藝術品就有更高的美觀度,聽起來都是十分合理。
而且江晟基地裡剛好就有一些創造屬性適合的複製人可以進行職業化。
先按下這個想法,江晟繼續檢視最後一個建築。
【基座】:展示單個物體,可以使該物體的美觀度加倍,如果是負美觀度的物體在展示的時候也會獲得正美觀度。
效果:裝飾。
材料:100千克砂石。
一個體貼周到的展示就能改變他們對某個醜陋物體的看法)
這個是藝術表達科技當中最後一個建築,聽起來平平無奇,但是江晟從描述中聽到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制。
那就是任何物品都是有著美觀度的,有的物品是正美觀度,有的物品是負美觀度。
原本江晟以為複製人對周圍物體沒有什麼看法,只會對一些具有裝飾效果的建築才會認為有美觀度這一回事,看來並不是這樣。
不管是不是設定好的,但複製人對所有的東西都是有著自己的審美。
這和江晟之前的猜測正好對應上了。
之前江晟發現不同複製人在建造同一個建築的時候,建築雖然整體形狀和功能一樣,但是外殼的顏料塗抹區域會有一些區別。
那個時候江晟就懷疑複製人可能存在審美,而且還不是十分統一的審美。
現在,江晟的這一想法終於得到了證實,複製人確實對所有物體都有著自己的看法。
而這些看法,就是美觀度。
如果周圍負美觀度的東西太多,那麼複製人就會生成壓力,壓力值會緩慢提升。
反之,如果是正美觀度的東西多,複製人的壓力就不會提升,甚至降低。
既然如此,江晟就要好好利用這些裝飾品規劃一些了。
首先就是兩種裝飾條。
目前整個殖民地的構架都是依靠以砂石為磚塊的地磚構建起來的。
這種磚塊就是砂石的土黃色,沒有任何美感不說,有的時候上面還會掉渣。
倒不是磚塊的堅固程度不夠,只是砂石表面太多坑坑窪窪,具有吸土性,所以上面會掉一些土渣。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江晟首先就是將基地裡的天花板都加上角飾條和頂飾條。
隨著複製人開始工作,江晟知道了這些角飾條和頂飾條是什麼樣式的了。
角飾條和頂飾條的風格比較統一,都是類似浮雕流線的紋理,在很多普通家庭的天花板上也能看到這種裝飾條紋。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