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就這樣,我先走了。”
“慢走。”
江晟看了一下眼前熟悉的出租樓,抻了一個大大的懶腰。
雖然男人最帥氣的服裝是西裝,但穿西裝也是最累人的,為了將一身西裝挺起來,江晟在參觀的全程都保持著最緊繃的姿勢。
不過還好,這次參觀的收穫非常大。
這收穫當然不是指獲得了許多關於自家公司和火箭的知識,而是基因藍圖!
在半天多的參觀時間裡,江晟收穫了十五個基因藍圖。
這些基因藍圖都是透過剛才在火箭製造廠裡透過握手得到的,為了獲得這些基因藍圖,江晟也是頂著無比巨大的尷尬。
但還好由於江晟參觀者的身份,沒有任何一個人拒絕握手,而且也全都握了五秒鐘的時間。
其實還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基因藍圖,但研究院裡的科研人員都在實驗室裡,自己衝進去和他們握手實在太可疑了,所以就沒能得逞。
但好在火箭製造廠的這些基因藍圖也不錯,大機率能解決江晟的燃眉之急,而且以後應該也能有用。
像姚娜這種偏門的基因藍圖其實就不適合大量獲取,因為姚娜不能從事任何挖掘工作,而處於諾亞地下的殖民地工作量最大也是最基礎的工作就是挖掘。
雖然沒必要將所有人都培養成高挖掘的複製人,但所有複製人都能從事挖掘工作才是一個整體趨勢。
姚娜不能從事挖掘工作可能與她本人的一些經歷或者性格有關。
而火箭製造廠的這些人雖然都是火箭工程師,高技術的人才,但他們的工作避免不了出力,只不過他們出的力是一種技術活。
所以江晟覺得這十五個基因藍圖應該是不會有無法從事挖掘工作這種影響較大的負面特質。
至於那些無法烹飪或者無法戰鬥這些就無所謂了,這些工作在諾亞里面並不是主流,就算有很多複製人無法從事這些工作,殖民地也能正常執行。
而且火箭製造廠的這些工程師之前就分析過,很有可能都是建造屬性和操作屬性比較高,只是根據不同的人,某一個單一屬性會稍微高一些而已。
這兩個屬性在諾亞里都是有非常大的用武之地的,除了挖掘之外,諾亞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造。
而當擁有較多的建築和裝置時,就需要大量的複製人去操作。
所以總體來說,江晟對自己掌握的這十五個基因藍圖是非常滿意的,大機率都是優質且殖民地用得上的基因藍圖。
像這種獲取基因藍圖的機會並不多,因為跨越基因藍圖這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設定,其實人與人確實是存在差距的。
如果是真的極限情況下,這些工程師具有良好的機械製造知識和實踐能力,更具有價值。
像其他職業的複製人,基本都是突出某一項技能,只有工程師的技能突出在建造和操作上,而且基本不太可能會其他無法從事的基本工作。
所以如果有足夠的生存點,江晟可以循序漸進地將這十五個基因藍圖都列印出來。
隨著殖民地的發展,各方面人才在全部具備的情況下,其實江晟就不需要太在乎人才的基礎技能是否太過集中了,反而只需要注意有沒有無法從事的工作。
這就是殖民地發展不同時期對人才的需求,剛開始需要的是某方面非常強的人才,但當殖民地各方面都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需要注意複製人有哪些不能進行的工作了。
回到諾亞,江晟開始挑選起這十五個基因藍圖。
雖然江晟可以把這十五個基因藍圖都列印出來,但明顯不是現在,別說食物儲備量不夠,連列印的生存點也不夠。
現在江晟擁有169個生存點,只能列印出來一個複製人,所以江晟需要從這裡面找出目前最適合列印的複製人。
殖民地裡的電控站需要擁有高階操作的複製人才能使用,自然就是要找可以直接進行職業化的複製人。
在翻看了十五個基因藍圖之後,江晟終於確定了一個基因藍圖。
【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