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汙水池只有一個向外排水的水泵,這個水泵透過管道進入淨水器,然後從淨水器的輸液管進入到下面的蓄水池。
將肥料合成器建造在這裡,可以直接將進液管接到這條通往淨水器的管道上。
按照複製人水管科技的管道邏輯,同一條管道上的流量會優先留進前一個用水器上。
也就是隻要把肥料合成器的管道接在淨水器的前面,肥料合成器就會優先獲得汙水資源。
這也正好是江晟想要的管道邏輯,生產肥料的優先順序肯定是比淨化汙水的優先順序更高。
接下來就是農業站了。
農業站其實是一個讓江晟比較頭疼的存在。
因為農業站只能建造在具有農作物的封閉房間裡,而且只對該房間內的所有農作物有效。
江晟發現最近解鎖的這些建築在建造條件上都有著特殊要求,看來複制人科技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影響著江晟的殖民地建設規劃。
這就意味著種植園裡還需要單獨留出一個空位置來建造農業站,而且每個種植園都是如此。
空間的浪費,尤其是在需要單獨配置光源的種植園裡造成空間浪費,是江晟無論如何都不想看到的。
但是農業站的效果應該是能夠彌補這部分消耗的。
江晟為了建造農業站,只能將目前的兩個種植園裡的規劃重新佈置一遍。
首先是將二層種植園裡最開始建造的種植盒全部改造成土培磚,然後在房間的角落裡留出能夠建造農業站的空間。
其次就是將上面的土培磚挖掉一些換成普通的地磚,然後在上面建造農業站。
因為挖掘而少掉的種植面積,江晟也必須儘快填補上,所以江晟又迅速向更高一層的第四層規劃了種植園的挖掘和建造。
這個種植園也將採用土培磚鋪地,留出農業站的空間建造地磚,和下面兩個種植園改造後的情況差不多的。
只不過這個種植園不能再繼續採用發光蟲來充當照明瞭,所以只能再從基地往上接一條電線,在這個種植園裡建造兩個吸頂燈來充當植物生產所需的光源。
這次種植園的改造不算是一個小工程,除了原有兩個種植園的大改造,還有第三個種植園的建造,所以需要的時間肯定不短。
最後就是冰箱和公園標識了。
冰箱是口糧箱的升級版,之前口糧箱在哪裡就可以把冰箱建在哪裡,所以江晟直接將原本在食堂裡的口糧箱拆除掉,改為一個冰箱。
當然,這個用電器也是需要特別接一條電線才行。
至於公園標識,江晟就按照剛才的設想,在通往冰原的路上建造上公園標識,這個降低壓力的效果不要白不要。
按照心中的預想,江晟將全部的改造和建造任務規劃起來,複製人也開始忙碌起來。
喜歡我為人類造諾亞請大家收藏:()我為人類造諾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