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三個解鎖的科技,江晟就打算先裝飾一遍整個殖民地了。
畢竟建造這三個東西消耗的資源並不多,持續消耗的電力也非常有限,就這些消耗江晟還是承受得起的。
而且江晟本來就是想透過解鎖這個科技,來給殖民地新增一些光明。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照明瞭。
照明對複製人來說並不是必要的,但如果要長期在殖民地生活下去,照明是抑制壓力正常的一個關鍵因素。
並且從短期來講,照明可以讓複製人提升操作效率,雖然不知道具體能提升多少效率,但只要有提升就是好的。
而且最關鍵的是,江晟已經受夠了殖民地裡只有一點點照明的感覺了。
當然,江晟也不需要將整個殖民地都弄得燈火通明,只需要在複製人需要操作機械裝置以及自己經常活動的地方新增上照明就可以了。
目前殖民地裡絕大部分需要操作的機械都安置在基地裡,包括食物壓縮機、研究站、超極計算機、電動烤爐等等。
只要是長時間需要複製人在旁邊進行操作的裝置,都是操作工作,但其中並不包括為裝置新增材料,比如為氧氣擴散器新增藻類並不算是操作,和操作效率並不發生關係。
雖然基地裡的列印艙也有燈光,但列印艙的燈光照明有效範圍並不會太遠,不能把所有的裝置全都覆蓋進去。
所以江晟需要在基地裡單獨建設照明的裝置,才能讓基地先覆蓋上照明。
而照明裝置有兩個,一個是電燈,一個是吸頂燈,選擇哪個比較好?
吸頂燈的高處就是更大的照明範圍,並且不會佔據地面面積。
而電燈的好處是適宜的亮度和較少的電力消耗,並且能為複製人提供一些能降低壓力的裝飾屬性。
基地裡目前雖然有很多的裝置,但基地裡的空間並算不上擁擠。
江晟在建造這些裝置的時候都是一字排開,這樣就算在空間上不會建造不了電燈。
至於照明範圍,江晟計算了一下,吸頂燈的照明範圍雖然巨大,但是和列印艙燈光存在重合的。
列印艙處於基地的中間,能夠提供照明的範圍正好是將基地分成了兩半,這兩半的空間如果使用吸頂燈來照明,那照明範圍就太大了。
一個吸頂燈的照明範圍就是八米,那麼兩個吸頂燈的照明範圍就是十六米。
而整個基地的橫向面積就是十六米,中間有一個列印艙的燈光進行照明,兩邊需要照明的範圍都不可能比八米少。
所以吸頂燈的優勢在基地裡並不佔據優勢。
而且複製人在殖民地裡各處走動,但停留時間最長的房間肯定是基地,所以在這裡新增一些裝飾品,對抑制複製人壓力正常是最有效果的。
所以江晟最終決定在基地裡新增兩盞電燈,一盞電燈在列印艙的左邊,另一盞電燈在列印艙的右邊。
決定之後,江晟從上下通道處的電線引來一條橫在基地磚塊中的電線。
這裡就要用到電線橋了,如果有電線橋的話,電線就可以在磚塊裡面建設,並且不影響正常使用。
如果沒有電線橋,電線還是可以透過上下通道從下面的工業區引到上面的基地裡,只不過電線只能牽到地面上。
電線全都暴露在地表上,無論美觀性還是安全性都不高,所以電線橋還是很有必要的。
透過電線橋將電線一根根連線到江晟安排好的位置,然後再讓複製人在這些位置上建造上電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