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這套特殊的水迴圈,就是要利用複製人機制高於複製人科技機制,複製人科技機制高於人類機制的特點,讓有病菌的水也可以在殖民地中使用。
為了能夠儘量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江晟必須現在就開始計算哪方面可以使用淨水器淨化後的有病菌的水,哪方面必須使用無病菌的水。
首先是沖水馬桶,沖水馬桶裡的水只不過就是用來沖掉複製人的排洩物,複製人並不會與這些帶有病菌的水進行大面積的接觸。
所以沖水馬桶的水可以使用帶病菌的水,而現在沖水馬桶的水管是接到水庫當中的。
水庫當中的水是無病菌的水,沖水馬桶使用這些水肯定是浪費,所以沖水馬桶的水管系統需要改造。
接下來就是淋浴間的水了。
淋浴間是複製人洗澡的地方,複製人在這裡會大面積接觸水。
如果使用有病菌的水,複製人會因為身體大面積接觸汙染水而過敏,所以這裡必須使用水庫裡的水,原水管系統不需要改變。
然後是洗手池。
其實洗手池和淋浴間的情況差不多,都是隻要使用水,不管是無病菌的水還是有病菌的水都是可以達到建築本身的效果的。
只是洗手池與複製人身體接觸的面積小,按照江晟的經驗,這樣不會造成複製人過敏,所以可以換成有病菌的水。
從這點就能看出複製人機制與人類機制的不同。
如果是人類的話,手上沾染病菌不會生病,但之後吃飯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是病菌進入口中,這才是關鍵所在。
但複製人的機制並沒有考慮病從口入的因果關係,單從複製人與病菌接觸的身體面積來判斷複製人會不會因病菌產生過敏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病菌沒有沾染在人類的手上,而身體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病菌,但這些病菌無法從面板滲入到身體裡,人類就不會生病。
但複製人如果只有手上沒有病菌,其他部位都是病菌的話,一樣會生病。相反,只有更容易與身體內部接觸的部位沾染上病菌,竟然不會生病。
這是有悖常理的,但在諾亞里,江晟已經見識到太多有悖常理的事情了。
洗手池、淋浴間和沖水馬桶是江晟殖民地裡衛生間系統裡的三個構成,也是目前水庫用水的大戶。
而眼下江晟得到的結論就是沖水馬桶和洗手池的水管需要改造,淋浴間保持原來不變。
當然,水庫裡的水不光是供給到衛生間系統裡,複製人灌溉作物,進行科學研究,製作食物也需要用到水庫裡的水。
正常情況下,複製人會利用手壓泵來從水庫當中取水。
到現在江晟也必須區分出必須使用水庫水和不必要使用水庫水的工作。
灌溉作物就明顯不需要,因為複製人的身體不會大面積接觸水,所以也不必擔心沾染病菌。
而超級計算機的研究需要用到水,同樣也不會接觸到複製人身體的大部分,所以可以使用淨水器淨化後的有菌水。
還有就是食物生產。
食物生產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產複製人的食物,例如醃製米蝨、軟泥糕等等。
雖然用到水來加工的食物不多,但只要存在,江晟就不能讓複製人使用有病菌的水來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