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基地科技】
【解鎖氧氣科技】
【解鎖食物科技】
【解鎖電力科技】
【解鎖水管科技】
【解鎖醫療科技】
【解鎖傢俱科技】
【解鎖站臺科技】
視野左上角密密麻麻的文字,提示江晟不在的這段時間,究竟解鎖了哪些科技。
這一點也提示了江晟這些科技的解鎖條件,只要採集到相應的建造資源,就能解鎖這些基礎科技。
而且江晟也發現了複製人在執行挖掘工作時候的大致原理。
雖然複製人的挖掘看似會折損質量,讓物質憑空消失,但實際上並沒有。
假設一立方米的砂石在挖掘前是1.6噸,經過布萊和歐文的挖掘後變成303左右的土塊,但實際質量還是1.6噸。
也就是說,複製人的挖掘是一個壓縮體積,但不折損質量的過程。
現在網上很流行液壓機碾壓萬物的影片,就是將一個物體放在液壓機的大錘下面,基本上任何看似無法壓縮的物質都可以被壓的很扁很扁。
雖然複製人的“槍”在實現原理上更像是一個吸收、分解然後重組的過程,但作用是和液壓機相似的。
而且效率和效果要遠遠超出液壓機十幾倍。
也就是說,複製人手中的這個槍形裝置絕對是一個黑科技!
如果人類能夠擁有並且使用這個機器,江晟相信人類的歷史程序絕對會被改寫!
因為它能大大提高人類的生產力。
生產力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和生產資料相結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而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基礎內在動力就是生產力。
高中就學到的這個定義用來詮釋現在的情況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就是複製人,生產資料就是複製人手中的這柄“槍”以及諾亞。
而改造自然就是目前江晟所做的事情。
如果複製人手裡的工具是鋤頭,就算開局給江晟一億個複製人,江晟也完全無法開發殖民地。
因為挖出來的土沒有別的空間存放,江晟的活動區域永遠都是一個洞穴。
但換成這把黑科技“槍”就完全不一樣了,它讓地下殖民地的開發變成了可能。
怪不得有位偉人曾經說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如果換成“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江晟會覺得更加貼切。
可惜的是江晟並看不到關於這把“槍”的任何資訊,甚至不能取下這把“槍”來單獨研究,只能透過複製人的使用過程來推測這把“槍”的原理。
江晟打算給這把槍取個名字,記下來,等到以後再慢慢研究。
“就叫生產槍吧。”
江晟承認自己在取名上沒有什麼天賦,但“生產”二字也確實概括了這把槍的特點就是超強的生產力。
接下來,江晟開始一一檢視自己解鎖的這些科技產物。
這些科技都非常基礎,光看名字就能知道大概的用途。
在眾多的科技當中,江晟打算先建造能夠滿足複製人生存需求的科技,因為複製人就是生產力,有生產力才有未來,所以複製人的需求是高於一切的。
複製人眼下需求什麼?
這就要參考複製人的身體資料了。
在複製人的身體資料中,有一個專案現在已經變成了醒目的橙色字型。
【布萊】膀胱: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