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大老爺想不通的事情,伏山先生等幾位朝廷重臣,同樣也想不通。
昭陽宮內,帝后二人看著堂下均是一臉凝重不解的眾人,不由相視笑望了一眼。
“楊大人,”王姒輕看了丈夫一眼,才轉頭問向了下首的楊致和,“如今國庫裡,還有多少銀子?”
楊致和聞言,卻是一愣。
新朝才立,百廢待興。如今正是朝廷花錢的時候,秋賦又還沒有收上來,國庫裡哪裡還有什麼銀子!
“娘娘,”楊致和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如今國庫裡,已經沒有什麼銀子了。”
若不是有皇后娘娘的內庫支援著,恐怕這些日子連朝中大臣的俸祿都要發不出來了。
而自己身為戶部尚書,國庫裡卻沒有銀子。這雖然不是他的錯,楊致和卻還是有些尷尬而不能介懷。
見楊致和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王姒輕這才轉頭,視線一一看過了堂下的眾位大臣後,才笑著開口解釋。
“諸位愛卿,如今國庫空虛,可這大規模的提純海鹽,前期卻是需要大量的銀子投入的。”
朝廷沒有錢,這事自然是做不起來。況且,在王姒輕的眼裡,國家機器,也不是用來謀取這些蠅頭小利的。
伏山先生等人了聽了王姒輕的話之後,卻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
這朝廷雖然一時沒有錢,可只要這鹽海一旦製造了出來,那自然就有錢了。要知道,這食鹽一項上的收入,一向是國庫來源的大頭啊。
畢竟,民以食為天。而這食鹽,卻是天下百姓都不可或缺的啊。
不吃米飯,還可以吃麵食;不吃葷腥,還可以吃素食。可若是沒有食鹽呢?那肯定是萬萬不成的。
眾人皆知,這食鹽的產量雖然不高,可價格卻是不便宜啊。不然,朝廷又為何要設定這麼高的鹽稅呢?
正是因為如此,朝廷在鹽井一事上,才會掌控得如此嚴厲;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天下間販賣私鹽的事,才會絡繹不絕。
因此,在伏山先生等人的眼中,這鹽路一事,是萬萬不能落入他人的手中。否則,朝廷恐怕就會很被動啊。
“娘娘,”伏山先生沉聲開口,“如今朝廷雖然沒有銀子,可我們可以先……”
“先打白條嗎?”王姒輕笑著打斷了他的話,“宰相大人,那些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很艱苦了,若是連朝廷也要給他們打白條的話,你讓他們可怎麼活啊?”
況且,一旦開了這個先河,那剛剛才建立的大唐,恐怕就會失信於百姓了。
沒有了民心,又何談建立盛世!
妻子的心意,李元澈自然是最懂的。
此時,他見伏山先生還要開口,卻緩緩搖了搖頭。
“皇后說的沒錯。”李元澈拉著妻子的手,站了起來,“朕的大唐,絕不會向老百姓打白條!”
說完,李元澈又小心的扶著妻子的肩頭,相視笑著點了點頭。
帝后二人眼中的堅決,無聲的阻止了伏山先生還為出口的話語。
這樣的大唐,這樣的主子,自然是讓人欣慰的。
可是,鹽之一事上,他還是覺得這位一向善良聰慧的皇后娘娘,恐怕還是小看了此事的影響力。
只是,皇后已經做了決定,陛下又無比支援,伏山先生等人又能說什麼呢?
不過也只能低頭輕嘆一聲罷了。
見幾位重臣都低頭嘆氣,王姒輕卻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