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中即將要放出一大批宮女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宮外。
面對這一訊息,某些前朝貴勳之後,不由暗自鄒眉。
這位出身江州王家的皇后娘娘,好是厲害!入宮不過才幾日的功夫,竟然就要將後宮中的一應宮女,攆出宮去。
看來,從江南暗自傳回的那一個關於人彘和稻草人的故事,恐怕不是空穴來風了。
想到自己家族中那一眾待嫁的少女,聚在一起的這些前朝的功勳之後,不由同時搖頭嘆氣。
看來,想要走聯姻這一條路,恐怕是沒那麼容易了。
這一來,這位皇后娘娘太過強勢,在天下萬民和軍方的心目中,又聲望甚隆。自己等人恐怕無法從後宮入手了。
二來嘛,眾人皆知,帝后感情甚好。陛下提親之時還曾許下過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誓言,在天下百姓間,還留下一段了佳話。
況且,自己等人雖然是貴勳之後,新君李元澈也給了他們相應的體面,讓他們可以繼續得享榮華。
可畢竟,這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如今,這朝中已經沒有他們的地位了。長久下去,幾代之後,自己的家族恐怕很快就會淪為平民了。
這新君登基之後,朝廷之上已經是大換血了一次。如今的朝堂之上,已經盡是李元澈的心腹之人,擔任要職了。
在這樣的情形下,莫說要彈劾皇后善妒以送自己女兒入宮了;恐怕就是傳出一點風聲,自己等人,就都不會有個什麼好下場了。
眾人想到這裡,不由一嘆。
這位皇后,真是好厲害啊。
“好了,大家都別唉聲嘆氣了。”英國公見眾人都看向了他,不由擺了擺手。
“如今這帝后大婚還不到一個月,此時確實不是最佳的時機。今日就先散了吧。”如今看來,這讓陛下現在就選妃一事,恐怕是急不得了。
這事,還是過幾年再說吧。若是到時候皇后無所出的話,自己等人再提及讓陛下選妃一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國公爺,”此時建安侯柳樹海卻開了口,留住了安國公的腳步,“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皇后娘娘的千秋節就要到了吧。”
王姒輕的生辰是在三月,確實是沒有幾天了。這皇后娘娘的千秋節上,依禮各位命婦是要帶著自家的女兒前去恭賀的。
而眾所周知,陛下一向愛重這位皇后娘娘。那麼皇后的千秋節,陛下也一定會出席的吧……
想到這裡,英國公的臉色總算是好看了幾分。
而在同一時間,楊致和、王寧之齊正等幾位李元澈的心腹大臣,也正聚集在太白樓中,為這宮女出宮一事,商議了起來。
“楊大人,”王寧之率先開口,“這後宮一次放出這麼多人,你們戶部那邊,可有了方案?”
這一次放出的,畢竟都是些宮女,皇后娘娘又讓妥善安排。可這些宮女出身在天南地北的,這沒有一定的人力物力,恐怕是辦不到的。
這要人力物力,自然便要銀錢。於是,王寧之才開口問向瞭如今管著國庫的楊致和。
楊致和聞言,卻是搖了搖頭。
這事情太過突然了,他們戶部那邊確實還沒有拿出具體的方案。
況且,如今天下才定,百廢待興,他們戶部也拿不出太多的銀子了。
不過嘛,這位王大人也太心急了一些。
“王大人,稍安勿躁。”楊致和也知道,這事落在了禮部上,也難怪對方這位禮部主事之人,要如此著急了。
只不過,依他對那位皇后娘娘的瞭解,此事恐怕並不如他們想象中的那麼麻煩。
那個女子,是那樣的蕙質蘭心,算無遺策,此次提出此事,恐怕是早就做好了打算吧。
想到這裡,楊致和站了起來。
“諸位大人,我們在這裡乾著急,還不如進宮去請示一番。”楊致和看向了皇宮的方向,眼神明亮。
見楊致和起身欲走,王寧之卻不由猶豫了起來。
“楊大人,我等就這樣去後宮,恐怕不太合適吧。”自己等人畢竟是外臣,若是直接請見皇后的吧,恐怕會惹來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