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孫可望又繼續問道:“這次戰鬥的指揮官是誰?”
“原來是袁準,現在是葉遊。”
“葉遊?”孫可望默默的唸叨著這個名字,雖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並且這個名字也是普通的很,但正是因為普通,所以孫可望心裡才沒有底,於是就又繼續問道:
“葉遊是誰?什麼來路?”
小夥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只聽說原來是唐王府的一個馬伕,具體什麼來路,不是很清楚。”
“一個馬夥?哼。”孫可望冷笑了一聲,他覺得資訊收集的差不多了,就慢慢站了起來,一腳踢翻了剛才問話的小夥,信心滿滿的向張獻忠彙報起來。
張獻忠坐在椅子上,眾位大獎環繞四周,顯得威風凜凜,本來還在欣賞紫陽山上的風景,他見孫可望騎馬歸來,便正了正身子,等著孫可望的彙報。
“父親,已經查清敵軍的情況。”
“奧,對方什麼情況?”
“這是劉良佐的部隊,埋伏兩千人在紫陽山,剩餘的都在神塘灣。”
“神塘灣?城裡沒有兵嗎?”
“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不過從俘虜的話中來看,城中應該有埋伏,否則的話,劉良佐也不會撤到神塘灣去。”
“劉良佐撤到神塘灣跟城中有沒有埋伏有什麼關係?或許他就是故意放棄南陽城的呢?”李定國在一旁說道,李定國跟孫可望都是張獻忠的養子,但是因為孫可望總是自持年長,投靠張獻忠的時間又比李定國早,所以向來對李定國指手劃腳,李定國不服,所以時有伴嘴。
“劉良佐知道守城守不住,所以才會讓出南陽城來,然後等到援軍到來之後,才合圍南陽,達到一舉全殲的目的。”
聽到孫可望這樣解釋,李定國不覺得冷笑了一聲,對孫可望輕蔑的說道:“攻城和守城,那個容易那個困難,我想是個人都知道,明明可以守城待援而選擇棄城待援,這不是傻子嗎?”
孫可望見李定國把自己比喻成傻子,輕蔑一笑,並不急於反駁,而是供手對張獻忠說道:“父親,有些人沒有經歷過一些事情,當然不知道被圍困的滋味,但是沒有經歷過不一定就不知道,所以父親,還請您三思而後行啊。”
李定國知道,他是在講車廂峽的事,車廂峽一戰,張獻忠和李自成全部被困在峽谷裡面,動彈不得,若不是那次重金賄賂了官兵,又詐降朝廷,主帥陳奇瑜一時心軟,接受了他們的條件的話,李自成和張獻忠被消滅在車廂峽裡了。
但那次李定國因為有事沒有參加此戰,而孫可望卻和張獻忠經歷了生死一刻,這也讓張獻忠在情感上更加的倚靠孫可望,而對李定國就沒有那麼熱乎了。
而李定國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每到這個時候,便不再言語。
喜歡明之燭請大家收藏:()明之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