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隨從,是《記錄的江湖》中一個設定,在《記錄的江湖》會隨機生成大量的隨從npc。這些隨從npc是能夠收服的,收服的方法有著兩種,一種是直接打服然後一定機率捕捉,如寶可夢般;另一種是做任務,刷好感度,這樣是百分百捕捉。
而無論是那一種,都會在成功之後,佔據玩家四個隨從位之一。
事實上,如果不想玩多人組隊,那麼完全可以讓隨從佔據隊伍位置,然後開啟多人副本。但是能不能打得過就看你自己了。不過如果擁有強力隨從,並且擁有足夠的氪金能力的話,隨從的表現還是比一般玩家來得好的。
之所以比不上高手玩家,是因為隨從是完全不會組合技。
而這個隨從系統放在這裡,自然是就會擁有如同“賣身契”一樣控制能力,甚至會更高。而在看到賣身契之後,方雨來其實就應該想到這一個系統了。
咒術!以咒術為根本完成隨從系統的啟用,就是他的手段之一。
成功的話,那麼在不斷蠶食之下,整個礦區都是張工的敵人。
和賣身契的奴隸制不同的是,隨從系統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僱傭制。不過卻因為有著好感度的制約,在好感度未曾跌落60以下,隨從是不能違抗命令的。
成為隨從,初始好感度有80。
但也有好處,也就是在好感度有80的話,那麼隨從幾乎就違背不了契約者話。
方雨來說道:“為了避免他們掙脫束縛,我們也必須要將命令控制到一定程度。我們要利用他們去佔領別的礦洞,不能說是要去攻擊目標,而必須要說幫助成為自由的人。”
要說好話,雖然都是一樣的用意,騙不了這隨從本人。
系統作為一個輔助系統,其實也不算是騙過系統。而是利用系統繞過隨從的潛意識,然後一次下達不違背原則的命令——當然他們不需要知道這麼複雜就是了。
讓他們知道騙過系統,就可以不讓好感度降低。
話說此時因為殺人而進入的資料分析式思維,配合他全面發展的大腦資料庫,他似乎變得更加厲害了。
趙日兲領悟道:“我明白了,就是要看著他們恨的牙癢癢但是好感度卻是‘非君不嫁’嗎!”
雖然是差不多一個意思,但是你為什麼忽然就興奮了起來?
“開始行動吧!”
和賣身契同等,僱傭契約透過合理化,是用對方的血液進行契約。只是賣身契的“鞭笞靈魂”不同,僱傭契約則是會在“靈魂共鳴”的情況下,只要是合理的命令就不會反抗意志。
如果只是命令去別的礦洞的話,合理嗎?
可以合理的,只需要借用“探班”這種名義的話。
在座的玩家都不是萌新,作為滿級玩家之一,自然很擅長做這樣的行為。所以很快,另外兩個礦洞的人也逐漸被解救到這裡,由方雨來拔除賣身契,並且抽出人手將那些監工變作隨從。這些都不是方雨來的工作,但是他發現,在直接通曉和入門大量知識之後,對於用人方法,擁有了很犀利的目光。
雖然我不精通,但我不是外行人。
他完全可以作為許多不同領域的天才的樞紐,組織起一個龐大的組織。
譬如,玩家第一個公會。
譬如,玩家第一公會。
譬如,第一玩家公會。
不過能夠成為隨從已經是很幸運的了,在飽受壓迫之下,這些不知道能否分清楚虛擬還是現實的玩家,變得極為兇殘,讓大部分的監工都死得很慘。
方雨來沒有責怪,處於極端性冷淡的模式,他只是冷眼旁觀。
不是玩家兇殘,而是他們讓玩家見識到了兇殘。
一個人在作惡的時候,就應該要想到當他成為被壓迫的物件時,會遭受到什麼樣的報復。
不過很顯然看到有比較無辜的,有對玩家還算友好的,便讓人契約他,沒有選擇斬草除根。這並不是聖母,而是基於理性分析。他現在是個莫得感情的殺手,殺了所有人雖然是能洩憤,但如果以斬草除根為理由進行好壞不分,那麼就很容易讓玩家失去剋制,進而失去控制。
玩家失去剋制,不服控制的話,那麼就算你是個領頭的,那玩家也為什麼要聽你的?
現在並不是要玩家遵守什麼規則,而只是遵守道德而已,起碼有著一條底線是不可以逾越的。
當方雨來的人滲透到大半個礦區,手底下也有著幾百名玩家時。
似乎發現了不對勁,這片礦區的主人,那一名負責人張工,此時也終於趕了出來,看到這一場由忘記率領的叛變,他臉色一白,大概知道自己的處境會有什麼變化。為今之計,只能夠在事情沒有完全失控的情況之下,力挽狂瀾了。
以一對多?不行,要擒賊擒王!
所以只聽得一聲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