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時候飛天螳螂已經回來了,那麼接下來他能派出的精靈就分別是差不多娃娃和巨鉗螳螂。
既然對面有格鬥屬性那麼差不多娃娃當然不能上場了,沒有任何的意外他換上了巨鉗螳螂。
其實就屬性剋制的考慮,剛才可以不更換飛天螳螂的,只不過梧桐做了一個預判的騷操作,提前猜到對方會更換精靈,而讓飛天螳螂使用急速折返。
使用了急速折返之後,能夠在攻擊對手之後立即更換精靈,這是個屬於一種優秀的後手預判技能。
意思是預判對方更換精靈,而使用急速折返,當對方換上了新的精靈上場,那麼這隻精靈就會白白被急速折返攻擊一次,並且我方可以根據對方釋放出來的精靈,拍出剋制對方的精靈。
在場的兩名訓練家都可以說對精靈對戰的規則掌握得比較全面,才能夠大致瞭解精靈對戰中在正規的比賽裡有哪些規則是絕對不能夠觸犯,有哪些是可以利用。
其實,在十幾年前或者更早一些的時間段,那時候的精靈對戰還不像現在這樣多繁複的規則,更加的自由。
而現在的精靈對戰則是越來越“文明”,如果要用比喻來形容的話,以前的對戰像角鬥場裡兩名赤膀子的粗獷角鬥士拿著劍盾在原始的血腥廝殺,而現在的對戰則變成了競技運動,以點到為止、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理由來進行種種行為限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梧桐不禁惡意猜想無論哪個世界看到特定階段的程序發展都是相似的,特別是聯盟近年有意的、甚至以官方資金和態度來支援協調師這一職業的崛起,和各種各樣的精靈華麗大賽舉辦。
在這種社會現象背後的深層次根本原因,他能略為看懂一二,還不足看懂全貌,不過現在眼前下更重要的,是利用這些規則,來先贏得這場對戰。
梧桐繼續指揮下去,就很肯定的掌握了這個嘴臭少年的真實實力水準。
精靈知識基礎比較紮實且全面,不像那些半路出家的野生訓練家,比如他自己除開另一個世界的記憶和後面自學的知識,那麼捕蟲少年和短褲少年們就多數都是“不學無術”的野生訓練家,甚至於像小智那樣連屬性剋制都搞不懂就敢自稱訓練家的新人也非常多,所以光是憑著這一點,嘴臭少年如果一直以來沒有被多少強大的同齡人打擊過,那麼培養出現在的這份“傲氣”,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可是眼下看來,也就僅僅這樣了。
儘管這個少年也懂得運用一些基礎和經典的戰術,可是使用得生硬死板,更不用說在戰略層次上,梧桐看不到半點的戰略意識。
如果拋開單隻精靈的單挑,很多時候,梧桐認為從精靈組隊的陣容上,就足夠看到一名訓練家是否有點內在的東西。
在由兩隻以上的複數精靈組成的隊伍中,優秀的訓練家必然會組建搭配出一個或者多個核心的現象,不管是有意識還是天賦流的無意識,這種核心一旦出現,隊伍各只精靈配合起來就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遠遠強於那些只挑熱門強力精靈拼湊起來的“夢之隊”、“黃金大隊”。
軸……梧桐依稀記得,是這麼個行內的術詞。
說到這一點,他知道自己的精靈隊伍也沒能做到,不過這是客觀因素導致的,在最初時,他根本就沒有資格去挑精靈,有好用的都要趕緊練起來,抓緊時間提升自己一點一分的力量,哪還有餘裕去挑食。
蚊香泳士沒能撐太久,它始終還是打不過梧桐精心培育的主力巨鉗螳螂,訓練家的差距也要背很大責任。
嘴臭少年並不能靈活運用蚊香泳士,只知道一味讓它進行正面猛攻,稍微算得上變化的,大概也只有簡單的強化技能健美和催眠術了。
換一個同樣級別的精英訓練家,現在都有可能翻車了。
畢竟那隻水箭龜資質不錯,皮粗肉厚傷害又足,而斗笠菇和蚊香泳士又都會蘑菇孢子和催眠術的狀態技能,一個不慎就容易被打崩盤。
巨鉗螳螂不怕對面強化,它的劍舞和鐵壁強化幅度比對方還大,也不怕對面用催眠術,梧桐有暗地用心電感應能力和精神衝擊成為它堅實的清醒後盾。
蚊香泳士在物理戰方面奈何不了巨鉗螳螂,攻擊力量和防禦力度都不如對手,而少年又不懂將它其餘的技能靈活的組合與運用,只知道直來直去的打,必輸無疑。
可是蚊香泳士還會特攻向技能,然而不管是水槍還是水炮,轟到巨鉗螳螂身上,這隻紅色精靈都是轉眼給自己刷一發羽棲,繼而讓對方面露絕望之色。
在巨鉗螳螂最後一鉗子倒下來,在昏迷倒地之前,蚊香泳士心裡非常不服氣,憑它的一身肌肉,總感覺不應該就這樣簡單輸掉才對,可是整場戰鬥的哪裡不對,它隱約感覺到了卻又說不出來。
“……,算了算了,垃圾比賽,我不玩了!”
估摸著自己接下來也是打不過,少年突然之間嘴巴還是不乾不淨的罵了兩句,然後收回精靈就往對戰場地外走,看樣子是放棄比賽了。
梧桐也不阻止看著對方離開,又看著隊伍裡另外三個人安慰那個少年,全程面無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