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操』縱著左邊怪力打出十次右直拳後,讓它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而右邊怪力再打了兩拳,並且朝著坐在地上的怪力打過去,把它打倒在地上。
“相同的怪力,一樣的拳頭力量,右邊怪力體力更好,能多打兩次,於是它贏了。”
梧桐說到這裡,讓右邊怪力高舉雙手,做了一個勝利冠軍的姿態,並且很高傲把一隻腳踩在倒地的失敗怪力身上。
精靈們津津有味看著這初學者的簡陋木偶戲,透過這樣生動的說明,立即明白了什麼是六大項的體力,明白了這個東西,在對戰中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能幫助它們戰鬥取勝。
梧桐看著精靈們若有所思的神情,也是心裡欣慰,學生是要一步步教的,別看六大項對於人類來說只是小孩子都能輕鬆明白的東西,可是若精靈們能初步學會這個,就能陸續學會其它的對戰知識,並且當它們在戰鬥中記住並運用這些東西,絕對會有幫助。
只是過於理『性』,也會丟失一些感『性』的力量,梧桐也知道自己要把握好這個度,免得它們懂得太多,反而因此在戰鬥中思考顧慮太多,阻礙了野『性』本能的敏銳直覺發揮。
接下來是耐力、攻擊、防禦、移動速度和靈活『性』,講解逐步深入,知識點越發複雜。
梧桐在每一個它們不懂的地方,都耐心加以解釋,確使它們至少能大致明白意思,不會不懂裝懂。
耐力原本屬於體力的一藉由,可是它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梧桐必須把它單獨從體力裡面劃出來,然後專門當成一個大類來講。
簡單的理解,體力就是兩隻怪力,分別能打十拳和十二拳,後者體力更強大。
而能不能全部發揮出這些體力,則是耐力的事情了,耐力包括心理方面和身體方面。
其中心理方面,就是能不能發揮出全部體力的關鍵,比如一隻精靈因為無法忍耐肌肉痠痛,打完八拳手,沒辦法將剩下的體力化成最後兩拳打出去,它累得只想休息了。
前者是心理上無法忍耐,後者是身體上耐力不足,後者可以透過鍛練來提升耐力,可是前者只能依靠訓練者的自我意志去忍耐,所以梧桐才要單獨提出來講這一塊。
“大家都注意看,它們現在的任務是攻擊十次,打倒尼多王……”
梧桐拿出新的道具——兩隻尼多王。
精靈們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初學者的木偶把戲,對於它們來說,這個木偶戲還是很新鮮有趣的,沒有想到自家主人還有這種才藝。
接下來,梧桐用兩個對手來配合兩隻怪力,向精靈們解釋明白了耐力的重要『性』,前一隻怪力打石頭被反震力量震得很痛,所以害怕畏縮的沒能打出最後兩拳,另一隻『性』格堅毅的怪力忍受痛苦打完最後兩拳,把它面前的尼多王給打倒在地了。
接下來的攻擊、防禦、移動速度和靈活『性』,梧桐一一的用木偶戲方式配合解說,用這種類似言傳身教的直觀方法,讓它們基本都瞭解了這些身體能力的六大類劃分。
“好了,剛才登山就是鍛練大家的體力和耐力,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鍛練攻擊和靈活『性』,兩者一起鍛練。”
喜歡精靈之黑暗蟲師請大家收藏:()精靈之黑暗蟲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