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大都有一個習性,就是沿著一定的路線外出覓食,吃飽喝足之後,再原路返回巢穴之中!
因此上,有經驗的老獵人,往往埋伏在野獸的出行路線上,待其經過之時,突然發起攻擊,十之七八會有收穫的。
其他野獸如此,妖蟒也不例外的,在其居住的水潭附近,肯定有一條固定的進出路線,那就是設伏的最佳地點了。
就這樣,薛羽帶領著夥伴們,在周圍展開了搜尋,很快就在水潭右側的樹林中,發現了一條‘蛇道!’
“老大,快看!”
“沒錯,就是這裡了,按照我之前說的,大家開始設伏吧!”
“是!”
雜亂的灌木叢中,有一條蜿蜒崎嶇的小道,大約三尺多寬,野草整齊的向兩邊倒下去,卻沒有任何踩踏的痕跡,毫無疑問,這就是巨蟒進出時的路線了。
小鼠、猴子、百花蛇、大黑以及十個孩子,沿著蛇道向前行進,挑選合適的地點設伏,薛羽、無言則到了溪水上游,與百戶爺爺等人匯合!
單單一個伏擊,是對付不了妖蟒的,必須先給它下點料才行!
很快的,韃子爺爺帶人回來了,還獵到了一頭大野豬、一隻野山羊,全都是活捉的,用繩子緊緊捆綁著,嚎叫聲一刻也沒停過!
“刷!刷!”
薛羽拔出匕首,把野豬、野羊的四根腿筋都給挑斷了,又小心的割開它們的皮毛,往裡面塞了點東西。
而後解開繩索,讓人把這一豬一羊仍到了溪邊,它們的鮮血順著溪水,很快就流淌進了深潭中!
薛羽等人則後退百餘步,躲進了一片樹林中,同時擺開了陣型,八名老軍戶在前,一手持刀,一手握盾,另有十二老軍戶在後面,一人一杆填裝好的火銃!
其他人各持兵器,分散在火銃陣周圍,以為策應之勢!
大明朝的軍隊普遍裝備火器,九邊十三鎮的駐軍中,火器的數量、種類就更多了,火銃、火箭、抬搶、生鐵雷、虎蹲炮……應有盡有。
經過百戶爺爺允許之後,薛羽開啟了白沙堡的軍械庫,從中找到了幾十杆火銃,以及十幾桶火藥!
火藥桶一直用松油密封著,並沒有受潮,可以正常使用的,可是那幾十杆火銃嗎,年老失修,破損嚴重,基本上都打不響了。
這也不奇怪,軍戶們整天為生計奔波,連口飽飯都吃不上,上面又不發軍餉,那裡有精力、財力專門維護火器呢?
其他堡壘也大致如此,有的無力維護火器,任其慢慢的腐蝕掉,有的乾脆把火器偷偷賣掉,換了糧食填肚子!
好在這難不倒薛羽,勘探、機械雙學位的高材生,修理點東西還不是小菜一碟!
讓胡大錘打製了幾件工具,薛羽把破損比較嚴重的火銃全給拆了,把還能用的零件挑選出來,去修補其他的火銃,如此忙碌了三天,總算修出了十二杆能用的火銃!
不過嗎,大明朝的火銃還比較落後,零件質量也不行,這就造成了射程有限、威力不足,精準度更是一塌糊塗,開槍射擊目標的時候,基本上一半靠技術,一半靠運氣。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明朝軍隊作戰的時候,往往一次集中幾百名、幾千名火銃手一起射擊,這樣瞎貓碰上死耗子,總有能打中敵軍的!
可是白沙堡只有十二杆火銃,根本無法提高數量,只好在質量上下功夫了。
於是乎,薛羽又利用工具,給這十二杆火銃以及自己的火槍,做了一點小小的修改,就是在槍管裡割出了幾道膛線!
別看只是幾道簡單的膛線,卻能讓射出的鉛丸、飛速的旋轉起來,把其射程、威力、準確度都提高一大截子。
可惜條件有限,割出來的都是陰線,如果能弄出整齊的陽線,加大槍膛的密封性,火銃的威力至少還能提高一半。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
“哼!哼哼!”
“咩!咩咩!”
……
野豬、野羊不斷掙扎慘叫著,它們的鮮血順著溪水,不斷的流淌進了深潭中,大約過了一頓飯的功夫,潭水中起了變化!
一個巨大的黑影出現在了水面下,來回遊動幾圈之後,探出一顆金色蟒頭,不斷吐著信子,發出嘶嘶的聲響!
蟒蛇的嗅覺很靈敏,水流中鮮血味道,把沉睡中的它給喚醒了,而飢腸轆轆的感覺,讓它出了洞穴來覓食。
片刻之後,蟒蛇爬出了深潭,龐大的身軀完全暴露了出來,長三丈有餘,最粗的地方超過了一個成年男子的腰部,渾身都是金黃色的鱗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就像黃金鑄造的一樣!
另外嗎,在它的脊背上有一條紅線,從尾巴一直貫穿到了頭頂,而後凝聚成一顆紅色的珠子,大如茶杯,其豔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