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蘇軾:‘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
…………
可是宋朝以後,卻不見讚美杜康酒的詩詞了,不是文人騷客們才盡了,而是這種古酒秘方失傳了。
失傳原因難以考證,大約與元朝的統一戰爭有關,鐵蹄所至,山河破碎,千年傳承,毀於一旦!
因此宋以後的人,基本上就喝不到杜康古酒了!
這罈子杜康酒,是杞縣的一戶人家挖地窖的時候,無意中挖出來的,估計是數百年前的先人埋藏的,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那些嗜飲者紛紛登門,想要重金買下這罈子古酒,沒想到這家的男主人,也是個嗜酒如命的傢伙,無論出多高的價也不賣!
李主簿知道之後,想把寶貝據為己有,於是以‘私通盜賊’的罪名,把這家人害的家破人亡,這才把美酒弄到了手中,一直珍藏著沒捨得喝,今天才拿了出來!
而透過品酒這件事,更證明了這位李探花的身份不假,也只有官宦世家子弟,對能對美酒如此瞭解,尋常人別說品出來了,恐怕想都想不到!
想到這裡,李家父子更加殷勤了,頻頻的敬酒佈菜,薛羽則是來者不拒,吃喝的很是高興!
“賢弟真是博學多才,讓人敬佩啊!”
“不敢當,以前求學之時,聽過愷陽先生講課,課間閒談之時,偶爾聽先生談起過杜康酒,故而知之!”
“愷陽先生,莫非是曾任翰林院編修、專門為皇太子講課的孫愷陽、孫先生,賢弟竟然聽過他老人家的課?”
“哈哈,愷陽先生是保定府人氏,滿腹經綸,好為人師,經常為家鄉子弟講學,小弟住在河間府,與保定府緊緊相鄰,故而有機會聽愷陽先生講學,並以師禮侍之!”
既然是吹牛皮,那就使勁往大了吹,薛羽藉著酒勁,乾脆把孫承宗這尊大神搬出來了。
萬曆四十三年五月,一個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木棒闖入東華門,一直打到皇太子居住的慈慶宮,並打傷了兩名宦官,後被內監捕獲,招供是受了鄭貴妃的主使,要謀害皇太子朱常洛,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梃擊案!
梃擊案震驚了宮內和朝野,把皇帝、貴妃、太子、皇子、大臣、內侍全都捲進去了,一時間人心惶惶,政局動盪不安,幾乎引發了劇變!
最後是孫承宗獻計獻策,才把此事平息下去,既保護了皇太子的地位,又穩定了大明朝局,可謂是功莫大焉!
孫承宗正直不阿、識大體、有謀略的美名,也迅速的傳播開了,李家父子雖然身在杞縣,也是有所耳聞的,只是沒有想到,這位探花公子竟然跟孫承宗還有師生關係呢!
難怪這傢伙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背後有這樣一棵大樹,又何愁功名富貴不得啊?
接下來,薛羽藉著酒勁,又吹噓了幾件事情,比如薩爾滸之戰,四路明軍失敗的詳細過程,甚至能說出具體時間!
還有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即將大婚,朝廷卻沒錢操辦啦!
還有福建白蓮教造反,攻打府衙,聲勢浩大,震驚全省!
全都說的有鼻子有眼,讓人不得不相信,
看過《明史》,還看過很多明朝類小說,知識面就是這麼拽!)
這下李家父子徹底鎮住了,對這位探花公子的身份再無一點懷疑,並且深深地相信,這就是李家的大貴人,是李家光耀門楣的希望!
既然看到了希望,那就要下重注了!
喜歡明末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