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探花公子真是有福之人,恭喜了!”想清來龍去脈之後,李主簿表面上拱手道賀,心中卻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羨慕對方的好出身,有個當千戶的爹、還有個當指揮同知的岳父!
嫉妒對方的好運氣,可以把戶籍遷到雲南去!
雲南乃是蠻荒之地,讀書人少之又少,這小子到了那裡,立刻就變成鳳毛麟角了,想考不中恐怕都難啊!
最後是恨,恨不得把對方的皮扒下來,套在自己的身上,到雲南做上門女婿,而後金榜題名、飛黃騰達!
兩相比較之下,自己命運何其悲催啊!
自己五歲啟蒙,開始寒窗苦讀,十八歲成為童生,二十四歲考中秀才,本想著再接再厲,中舉人、中進士,弄個一官半職的,也好恢復李家祖上的榮耀!
可惜啊,科舉是殘酷的,競爭是激烈的,自己一連參加了五次鄉試,全都名落孫山了,眼看著科舉之路無望,這才花錢上下打點,在縣衙裡做了一名主簿,表面看著威風八面,油水也是十足,可歸根結底還是一名小吏!
官和吏,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前者高高在上,後者永遠也上不了檯面!
就像杞縣的縣太爺,兩榜進士出身,平時什麼也不做,就待在後堂和幾名小妾養花喂鳥、吟詩賞月,自然有人把‘孝敬’送上門來,兜裡的銀子一天比一天豐厚!
自己沒有功名在身,只能做一名主簿,辛辛苦苦撈來的銀子,一大半要孝敬上官,平時點頭哈腰的伺候著不說,還得替上官背黑鍋,整天挨老百姓的罵!
李黑心、李缺德、李夜壺……這些罵聲都快把自己的耳朵塞滿了。
自己這輩子是科舉無望了,只能寄託於下一代,沒想生了五個兒子,吃喝嫖賭樣樣在行,四書五經一竅不通,至今連個童生都考不上,更別想著金榜題名了。
李家想要恢復祖先的榮耀,重新成為官宦人家,只怕是遙遙無期了,除非有貴人相助!
等一等,自己眼前坐著的,不就是一位貴人嗎?
這位李探花、李公子,既然能透過關係,把自己的戶籍遷移到雲南去,自然也能把別人的戶籍遷過去!
自己有五個兒子,如果遷到雲南一兩個,是不是就有金榜題名的機會了呢?
退一步說,就算考不中進士,考個秀才、舉人也是好的啊!
按照大明朝的制度,學子考上舉人之後,如果沒有辦法再進一步,可以放棄科考,到吏部報道,接受大挑,進而獲得官職!
這樣得到的官職,往往的比較小,而且是在清水衙門任職,一輩子難有大的起色,不過也有例外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海瑞、海青天,就是以舉人身份入仕的,初任福建南平縣教渝,後升浙江淳安知縣,再升戶部雲南司主事、右僉都御史,最後竟然當上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官階正二品!
海瑞病逝之後,朝廷追贈太子太保頭銜,諡號‘忠介’,也算是青史留名了,比很多探花、榜眼、狀元出身的官員還要強上百倍!
以李家現在的門風嗎,恐怕是出不了清官了,不過要是有個兒子考中舉人,自己就是傾家蕩產,也要用銀子鋪出一條大道來,讓這個兒子步步高昇、光宗耀祖!
以大明朝如今貪汙腐敗、官官相護的狀況,這條路絕對走得通的!
問題是,如何讓這位李探花、李公子出手幫忙呢?
“哈哈,公子姓李,老夫也姓李,五百年前本是一家,今日又恰巧遇到了,這遇到了就是緣分,理應多親多近才是,老夫不才,想請公子到家中赴宴,小飲幾杯,談古論今,不知公子是否賞臉啊?”
要想求人辦事,先得搭好關係,李主簿深知這一點,立刻換上一張笑臉,熱情的邀請起來。
對方還是個懵懂少年,涉世尚且不深,自己卻是歷練多年的老狐狸了,只要把對方請到家中,再略施手段,不信拿不下來!
“初次相逢,怎好到大人家中打擾,再說了,城外尚有數百名百姓,飢腸轆轆,嗷嗷待哺,一想到這裡,縱然有山珍海味,探花也難以下嚥啊!”
薛羽連連擺手拒絕,可是言外之意,卻是伸手要糧食了。
“哈哈,公子真是菩薩心腸啊,不過不必擔心,區區糧食之事,就包在老夫的身上了來人啊,筆墨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