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帽崗上,密密麻麻的滿是墳冢,起碼有數百座之多,並嚴格按照祖先在上、子孫在下,嫡出在左、庶出在右的順序排列著,還非常的整齊呢!
藉著如水的月光,可以清楚看到,一座座墓碑上的文字:
從一品光祿大夫吏部尚書諡‘文簡’李公幽雲、誥贈夫人張氏之墓!
正三品正議大夫禮部右侍郎李公義順、誥贈夫人王氏之墓!
正七品宣議郎縣令李公朝陽、宜人趙氏之墓!
……
李青柏及妻子許氏之墓,不孝子李順哲敬立!
觀察發現,李家祖墳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年代越久遠的墳墓,修葺的越是簡樸,但是墓主人的官職卻很大!
相反的,年代越是近的墳墓,修葺的就越豪華,可是墓主人的官職卻很小!
尤其最新的幾座,墓主人乾脆沒有官職,就是平民百姓、頂多算個富人,可是墳墓修葺的,比一般高官的墓還要氣派呢!
由此可以推斷出,李家本來也是寒門小戶,一代代的靠著務農,或者做工為生,後來積攢了一些錢財,開始供家中子弟讀書,想要透過科舉改換門庭!
天隨人願,家中真出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後生,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順利進入了仕途,一舉光大了李家門楣!
因為出身寒門,這位後生深知民間疾苦,故而立志做一個公正廉潔、愛民如子的好官!
他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一輩子奉公執法,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仕途上也是步步高昇,最終成為了從一品的大員,死後還受到了朝廷褒獎,加諡號:文簡!
按照大明朝:正、貞、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的文官諡號排名順序,能夠被追諡為‘文簡’,已經相當不錯了,稱得上生榮死哀!
這位大清官,就是埋在那座最古老、也最簡樸的墳墓裡的從一品光祿大夫李幽雲!
李幽云為官清廉,家教嚴謹,因此他的兒子也很有出息,做了禮部右侍郎,雖然不如當老子的官大,可也說的過去了。
可是接下來,就和很多宦官世家一樣,李家也陷入了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的惡性迴圈中!
李家後代子孫從小生活優越,不識民間疾苦,結果變得越來越驕奢淫逸、越來越貪婪霸道,也越來越沒有出息,官職自然也就越來越小了,甚至連科舉都考不上了,結果又變成了平頭百姓!
其實不止是李家,縱觀整個大明王朝,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朱元璋英明神武,朱棣也不遜色多少,可後來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勢也變得越來越弱了,早晚必然煙消雲散!
“薛小兄弟,這裡墳墓太多了,咱們挖那一座啊?”
“就挖那座最大、最新的墳墓!”
“好嘞!”
薛羽目光轉動之間,選好了下手的目標。
一則,這是最豪華的一座墳墓了,裡面的陪葬品肯定也最多,橫豎是偷墳掘墓一次,不如豁出去幹一票大的,多弄一些金銀珠寶,足夠大家衣食無憂的走到陝西了,還能救濟一下其他災民!
二則,這座墓的主人叫李青柏,就是那個李主簿的親爹!
有道是:子不教,父子過,李主簿這麼人品敗壞、貪婪無厭,歸根結底是他爹沒教育好兒子!
現在挖了李青柏的墓,也算是對他的小小懲罰吧!
……
李青柏的墓很大,前面是青石雕刻的墓碑,放祭品用的石臺,兩側還有石制的欄杆,後面是兩扇緊封的墓門,斜向下的墓道,以及青磚砌成的拱頂墓室,周圍還有厚厚的封土!
或許是生前缺德事幹多了,擔心死後被人刨墳掘墓吧,李青柏的墓修的相當結實!
兩扇墓門都是整塊花崗岩雕刻成的,看樣子沒有一千斤,也有八百斤,從內部封死以後,人力很難把它開啟的。
以此類推,斜長的墓道里面,肯定也填充滿了石條、沙子之類,沒準還有第二道石門呢,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啟墓門,也無法進入墓道的!
修葺墓室用的青磚,每一塊都有二三十斤重,磚與磚之間用糯米汁、雞蛋清調和石灰抹縫,連錐子都插不進去,拱形圓頂上面,還澆鑄了一層生鐵水,弄的是堅固無比!
如果靠著蠻力硬挖,就憑薛羽、胡大錘這些人,別說是一個晚上了,恐怕一個月也休想挖開!
幸好在盜墓方面,薛羽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看過《鬼吹燈》、《盜墓筆記》、《陰陽秘錄》等多部小說),知道如何對付這種堅固的墳墓!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李青柏的墳墓很堅固,前、後、左、右以及頂部都無懈可擊,可卻偏偏遺漏了下面!
“咚!咚!”
“把油布鋪開,咱們開始動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