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認為以薛羽的才智,就算沒有自己的指點,也能夠自學成才的,若干年以後,世上又要出一位仁心妙手、救人無數的薛神醫了吧?
可惜雍郎中沒有想到,若干年以後,薛羽的職業不是救人,而是殺人!
行醫,是救人;殺人,則是救世!
“既然如此,晚輩就愧領了,有生之年,必當珍惜!”薛羽躬身行禮之後,把《瀕湖脈學》收入懷中,與雍郎中繼續夜談,而在交談過程中,進一步加深瞭解!
說起來,雍郎中的家世不錯,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勤學苦讀,四書五經倒背如流,本想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
十六歲那一年,外出與朋友們登山遊玩,不慎摔了個大跟頭,後腦磕在了一塊石頭上,當時沒有出血,沒有紅腫,也就沒當成一回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知自此之後,身體發生了巨大變化,短短兩年時間,就從一個翩翩美少年,變成了一個大胖子,體重超過了三百五十斤,生活起居都極不方便!
找了很多郎中診治,又是扎針,又是喝藥,卻不見一點效果,其中有位老郎中說:後腦中似有異物,這才導致了身體極速變胖,可惜沒辦法將之取出!
雍郎中自己也努力過,試圖用節食的辦法減肥,一天只吃半個饅頭,靠著喝涼水充飢,那知餓了十多天,體重非但沒降低,反而還胖了半斤多,這上那說理去啊?
身體胖成了圓球,不止生活起居不方便,受盡了他人的嘲諷,還阻斷了科舉入仕之路,因為大明朝有規定,士子們透過了科舉考試之後,還要經過吏部的選官稽核,內容分為四項:身、言、書、判!
身,就是身材相貌,要求應試者體型俊朗,相貌堂堂,其中又以‘國’字臉最佳了,‘田’字臉次之,‘甲’字臉再次之!
言:就是應試者的言談舉止要得體,普通話要講得好,不能使用方言,鄉音太濃都是不合格的!
書,就是寫字端莊有力,美觀大方,館閣體更是官員們必須學習的,要是寫的一手醜字,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判,是一種文體,就是判案子用的。中國曆代官吏大多會寫判。
四項裡面,又以身最重要了,因為普通話說的不好,可以慢慢的學習,字寫的醜一點,可以慢慢的練習,文案不會寫了,可以讓師爺代勞!
唯獨五官相貌,是爹孃所給的,生成啥樣就是啥樣了,後天改變不了得,古代可沒有整容技術!
因為容貌醜陋,而導致仕途不順者,在古代比比皆是:
比如大明建文二年的科舉考試中,大才子王艮策論考了第一,本來要點為狀元的,但是建文帝嫌其貌醜,於是降成了第二名,讓才學遠遠不及王艮、但是相貌堂堂的胡廣做了狀元郎!
江南四大才子中的徐禎卿,明弘治十八年中進士(名列二甲),因貌醜,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又被貶為國子監博士,不久辭官,卒於京師!
四大才子怎麼樣,滿腹經綸又如何,容貌長的醜,在官場照樣玩不轉滴!
以上都是反例,再舉個正例,大明天順七年,都御史韓雍議事入覲,帝壯其貌,留為兵部右侍郎,因為長的帥,一下子就升官了!
雍郎中身肥臉胖,大腹便便,就算是穿上官服,也沒有一點官威,又如何為天子牧民呢,因此仕途是走不通了!
讀書人,不為良相,則為良醫,雍郎中折節向學,拜在了名醫龐鹿門下,經過多年努力,學得一身精湛的醫術,相憑此本領造福世人!
另外嗎,雍郎中醫術精湛,卻不善於持家理財,父母過世之後,留下的偌大家產,很快就被他給‘敗’光了,一小部分用於醫學研究,絕大部分則救濟窮人了!
數年以前,相依為命的賢惠妻子,因為勞累過度,也不幸的撒手人寰了,雍郎中只好與獨生女兒相依為命,遊走四方,治病救人,可惜受名字的拖累,奔波四方多年,也沒闖出什麼名氣,還是個鄉下土郎中!
滿腹經綸,胸懷大志,卻不得入仕為官,可惜!
醫術精湛,活人無數,卻治不了自己的肥胖病,可憐!
命運不公,生活困難,卻能保持一種樂觀精神,笑著面對慘淡的人生、且不失仁愛之心,這就可敬了!
喜歡明末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