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則,這是用來救濟百姓用的,自己也不好意思貪汙,個人風格還是要發揚的。
“恭送龍王爺回宮!”
……
百姓們連忙磕頭,有人因為太激動了,竟然直接昏迷過去了。
也有人好奇,龍王爺神通廣大,給大家送來了糧食,又糾出了蛤蟆精,為啥不好事做到底,再下一場大雨呢?
有聰明人很快給出答案:人家自報家門了,是火龍王敖甲,既然是火龍王,自然不管下雨的事了!
話又說回來了,水龍王也好,火龍王也罷,只要能護佑一方百姓,那就是好龍王了!
從此以來,天下各省、府、州、縣的龍王廟裡,都供奉的水龍王,以求廣施甘霖、五穀豐登,唯有河間府的百姓們,世代供奉火龍王!
在龍王爺神像旁邊,還有一個少年人的塑像,模樣俊美,面帶微笑,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做蹦蹦跳跳之狀,稱之為‘龍童子’,一同享受香火祭祀!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百姓們忙著給龍王爺磕頭,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可是有人卻看的清清楚楚:楊鶴、孫承宗!
開始之時,二人嚇了一跳,不是因為龍王爺下凡了,身為讀書人,他們並不太信鬼神之說,而是擔心薛羽鼓動百姓造反,這樣的事情歷史上層出不窮的!
陳勝、吳廣學狐狸叫,又在魚肚子裡塞丹書曰:‘大楚興,陳勝王’,借神諭鼓動了九百名戍卒們,這才掀起了大澤鄉起義!
韓山童、劉福通故意散佈讖語:‘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而後在黃河工地上,偷偷埋了一隻石頭人,讓民工們挖掘出來,趁著群情激憤之際,登高一呼,起兵反元!
同樣道理,如今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重重,又接連遇到了大旱,百姓們死走逃亡,怨氣沖天,這時候有人借神諭鬧事的話,只怕要惹出一場大亂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此上,楊鶴、孫承宗格外緊張,生怕又出了翟讓、黃巢之徒,孫承宗甚至想好了,少年人膽敢鼓動百姓造反的話,自己就帶人衝進去,就算豁出一條老命,也要把禍根斬於劍下!
沒有想到的,少年人並無禍亂天下之心,反而藉著龍王附體之際,狠狠教訓了那些地主、奸商、神棍,給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尤其是看到了,另有十幾個孩子,趁機偷取祭臺上的貢品,楊鶴、孫承宗差一點笑出聲來,原來這才是他們的目的啊!
“稚繩兄,怎麼辦?”
“順水推舟,救濟百姓!”
“那些地主、奸商們鬧事呢?”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好!”
商議已定,楊鶴立刻派出一隊衙役,進場維持秩序,接管捐獻的十幾筐金銀,準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又下令調動河間府的駐軍,以最快速度包圍城北的倉庫,清點糧食數目,同樣用來救濟災民!
之前讓地主、奸商們捐糧救災,這些人死活不肯答應,還詛咒發誓說,那些倉庫都是空的。
既然是空的,裡面肯定沒有糧食,如果突然有了糧食,那就是龍王爺送來的,與地主、奸商們一點關係沒有,並不算巧取豪奪!
大不了救濟完災民,再把空倉庫還給士紳地主們就是了。
困擾多日的難題,一下子就解決了,楊鶴、孫承宗不禁心花怒放,於是派出身邊侍衛,去打探少年人的來歷!
很快的,河間府的衙役稟告,少年人是當地一個小乞丐頭子,名叫小石頭,來歷不詳,其餘不詳!
喜歡明末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