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七年,四月初二,立夏!
立夏,表示盛夏時節開始了,太陽到達了黃經45度,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河間府地區有個習俗,每到立夏之日,百姓們都要舉行聚會,隆重祭祀龍王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今年久旱不雨、莊稼枯死無數,百姓們心急如焚,因此紛紛提著貢品、前往龍王廟燒香祈願,竟然聚集了數萬人之多,祭祀典禮也比往年更加隆重!
人多的地方,往往潛藏著機會,薛羽帶著小夥伴們也來混水摸魚了,希望能弄到一些吃的,順便看看如何祭祀龍王,這種典禮後世很難看到的。
………
龍王廟位於城南五里處,佔地六七畝大小,廟門高聳、巍峨壯觀,大院內有一眼古潭,深不見底,謂之‘龍坑’,另有大殿一座、配殿兩座,其餘房屋數十間!
大殿之前,早已建起迎接香客用的綵棚,重簷疊起、脊獸排立,儼若龍宮前的引道,再往大殿中觀看,龍王爺面南正坐,龍目閃閃,俯瞰下界,身後塑有廒山圖影,指點江山風水。
旁邊還有兩座塑像,左為龜丞相,手執一雙金錘,專門為龍王爺出謀劃策;右為夜叉鬼,緊握三股鋼叉,負責巡視四海,大殿四周牆壁上,還繪有無數蝦兵蟹將,光怪陸離、栩栩如生!
綵棚前的祭臺上,擺放著牛、羊、豬三牲大貢,還有很多雞鴨魚肉、麵餅點心之類,竟然摞了半人多高!
另有一名白髮老道士,頭戴蓮花冠,身穿八卦仙衣,手持陰陽桃木劍,帶領數十名徒子徒孫,一邊蹦蹦跳跳的,一邊唸誦道家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急急如律令!”
…………
“龍王爺保佑,快點下雨吧!”
“再不下雨,地裡的莊稼就全完了,嗚嗚!”
百姓們跪拜於地,對著龍王爺叩頭不止,有人還痛哭流涕起來,如今皇帝不管用,官老爺也不管用,只能寄希望於神靈護佑了!
這也是最後一點希望了,如果神靈也不靈驗,要麼坐以待斃,要麼自己闖出一條生路來,就像歷史上那些草莽英雄:陳勝、吳廣、張角、黃巢……
“老大,好多好吃的,要是能拿走就好了!”
“彆著急,咱們找個機會下手!”
薛羽帶著小夥伴們,倚仗著身體靈活的優勢,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群,鑽進了龍王廟裡面,看著祭臺上的貢品,不禁一個勁的流口水!
大災之年,米貴如珠,百姓們都沒有飯吃了,還用這麼多雞鴨魚肉供奉龍王爺,真是太浪費了,還不如祭自己的五臟廟呢,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嗯,這傢伙怎麼來了,肯定沒好事!”
就在薛羽冥思苦想,如何才能把貢品順走之時,卻意外發現了,不遠處有一個熟人劉大頭!